时间: 2025-07-19 04:08: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19 04:08:10
词汇“燕出”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常用的词汇,因此我们需要从更广泛的文化和历史背景中来理解和分析这个词汇。
“燕出”字面意思是指燕子飞出。燕子在中国文化中常常象征着春天和家庭的和谐,因为它们常常在人们的屋檐下筑巢。
在文学作品中,“燕出”可能被用来描绘春天的景象,或者象征着某种美好的开始或离去。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除非是在特定的文学或文化讨论中。
同义词:燕飞、燕归 反义词:燕入、燕留
“燕出”这个词可能源自古代文学作品,用来描述燕子飞出巢穴的情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可能在日常语言中逐渐减少使用,但在文学和诗歌中仍然保留其特定的意义和美感。
在中国文化中,燕子被视为吉祥的象征,因为它们代表着家庭的和谐和幸福。因此,“燕出”可能在描述家庭成员的离开或新的开始时具有特殊的文化意义。
“燕出”可能让人联想到春天的到来,新的开始,或者是某种美好的离别。它可能唤起人们对自然和家庭的温暖情感。
由于“燕出”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个人在日常生活中可能很少有机会使用它。然而,在写作或创作时,可以利用这个词汇来增添文学色彩。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写:“燕出巢穴,春风十里,人间四月芳菲尽。”
想象燕子从巢穴中飞出的画面,伴随着清晨的鸟鸣声,可以带来一种清新和生机勃勃的感觉。
在其他文化中,燕子可能没有同样的象征意义,因此“燕出”这个词汇可能不具备在中国文化中的特殊含义。
“燕出”这个词汇虽然在日常语言中不常见,但在文学和文化中具有特殊的意义和美感。了解和使用这样的词汇可以丰富我们的语言表达,增添文学和文化的深度。
1.
【燕】
(象形。甲骨文字形,像燕子形。小篆字形。上像头、嘴,“口”像身体,“北”像两翅,“火”像尾巴。本义:燕子)。
同本义。
【引证】
《诗·邶风·燕燕》-燕燕于飞。 、 《夏小正》-来降燕乃睇。 、 《淮南子·地形》-燕雁代飞。 、 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燕巢于飞。 、 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谁家新燕啄春泥。 、 宋·洪迈《容斋续笔》-归燕略无三月事。
【组词】
燕侣莺俦、 燕贺、 燕子、 燕户、 燕儿、 燕尾、 燕雨、 燕泥、 燕室、 燕处焚巢
2.
【出】
(象形。象草木益滋上出达之形。本义:长出)。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说文》讲的“出”,其实是茁。-出,进也。象草木益滋,上出达也。 、 《礼记·月令·季春》-句者毕出,萌者尽达。 、 《易·说卦》-万物出乎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