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2:18: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2:18:48
交谊舞:交谊舞是一种社交性质的舞蹈,通常在舞厅或社交场合中进行,强调舞伴之间的互动和协调。它包括多种舞蹈风格,如华尔兹、探戈、恰恰等,旨在提供一种轻松愉快的社交活动,同时也是一种身体锻炼方式。
交谊舞一词源自英语“ballroom dancing”,随着社交舞在不同文化中的传播和发展,其形式和风格也不断演变。在**,交谊舞在20世纪初随着西方文化的影响而流行起来。
交谊舞在西方文化中有着悠久的历史,是社交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随着改革开放,交谊舞逐渐成为中老年人喜爱的社交活动,也是社区文化生活的一部分。
交谊舞给人带来优雅、浪漫和社交的联想。它能够唤起人们对美好时光的回忆,以及对和谐人际关系的向往。
个人经历中,参加交谊舞课程不仅提升了舞蹈技巧,也结识了许多朋友,增强了社交能力。
在诗歌中,可以将交谊舞比喻为人生旅程中的和谐旋律,每一步都充满了节奏和韵律。
想象一对舞者在柔和的灯光下旋转,伴随着悠扬的音乐,这种场景能够激发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不同文化中,交谊舞的形式和意义可能有所不同。例如,拉丁舞在拉丁美洲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而在亚洲,交谊舞更多地被视为一种休闲活动。
交谊舞作为一种社交活动,不仅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也促进了人际交流。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一词汇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描述和理解社交场合的氛围和动态。
1.
【交】
(象形。小篆字形,象人两腿交叉形。本义:交叉)。
脚胫相交。
【引证】
《说文》-交,交胫也。 、 《战国策·秦策》-交足而待。 、 《礼记·王制》-雕题交趾。
【组词】
交趾
2.
【谊】
(会意兼形声。从言,从宜,宜亦声。宜,表示合宜。本义:合宜的道德、行为或道理)。
同本义 。古“谊”与“义”同。
【引证】
班固《幽通赋》-舍生取谊。 、 《公孙龙子·迹府》-素闻先生高谊。 、 《汉书·董仲舒传》-武王行大谊。
【组词】
谊士、 谊主
3.
【舞】
(形声。从舛(chuǎn),两足相背。古舞字象人执牛尾而舞之形。本义:舞蹈)。
同本义。
【引证】
《礼记·乐记》-舞,动其容也。 、 蔡邕《月令章句》-乐容曰舞
【组词】
舞旋、 舞判、 芭蕾舞;歌舞、 舞局、 舞咏、 舞头、 舞天、 舞妓、 集体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