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7-27 04:09: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04:09:45
词汇“武元”在汉语中并不是一个常见的词汇,因此我们需要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和推测。
“武元”可以拆分为两个汉字:“武”和“元”。
结合这两个字,“武元”可能指的是军事上的开始或首要的军事力量。
由于“武元”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可能较为有限。在古代文献或历史记载中,它可能指代某个朝代的开国武将或军事领袖。
由于“武元”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演变可能不明确。它可能是某个特定历史时期或文献中的特定用语。
在古代**,军事领袖和武将在社会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武元”可能与这些文化和社会背景相关联。
“武元”可能让人联想到英勇、力量和领导力。它可能激发人们对军事英雄的敬仰和尊重。
由于“武元”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个人在生活中可能很少遇到与该词汇相关的经历或故事。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武元”来描绘一位英勇的将军:
武元挥剑指苍穹,
铁马金戈战鼓隆。
“武元”可能让人联想到古代战场上将军挥剑的场景,以及战鼓和号角的声音。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武元”的词汇。但可以比较与军事领袖相关的词汇,如英语中的“warlord”或“military leader”。
“武元”作为一个不太常见的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能较为有限。通过对“武元”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汉语中与军事相关的词汇和文化背景。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些词汇有助于丰富我们的词汇量和表达能力。
1.
【武】
(会意。从止,从戈。据甲骨文,人持戈行进,表示要动武。本义:勇猛;猛烈) 同本义。
【引证】
《左氏春秋·宣公十二年》-楚庄王曰,夫文止戈为武。又曰,夫武禁暴戢兵保大定功安民和财者也。 、 《易·履》-武大为于大君。 、 《诗·郑风·羔裘》-孔武有力。 、 《楚辞·九歌·国殇》-诚既勇兮又以武。
【组词】
英武、 威武、 武色、 武车、 武健、 武断乡曲
指干戈军旅之事。
【引证】
《韩非子·五蠹》-德不厚而行武。 、 《三国志·诸葛亮传》-用武之国。 、 《资治通鉴》-无用武之地。 、
【组词】
武弁、 武不善作、 武训、 武略、 武教、 武运、 武德
2.
【元】
(会意。从一,从兀。甲骨文字形。象人形。上面一横指明头的部位。上一短横是后加上去的,依汉字造字规律,顶端是一横的,其上可加一短横。本义:头)。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当训首也。-元,始也。 、 《左传·襄公九年》-元,体之长也。 、 《仪礼·士冠礼》-始加元服。 、 《左传·僖公三十三年》-狄人归其元。 、 《左传·哀公十一年》-归国子之元。 、 《孟子》-勇士不忘丧其元。 、 《礼记·曲礼》。注:“头也。”-牛曰一元大武。 、 《新唐书》-吐蕃叛换方炽,敬玄失律,审礼丧元,安可更为西方生事?
【组词】
元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