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3:12: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3:12:06
武侯祠 是一个专有名词,指的是位于**四川省成都市的一座纪念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的祠庙。字面意思是指“武侯”(诸葛亮的封号)的祠堂。
武侯祠的名称源于诸葛亮被封为“武乡侯”,祠即祠堂,用于供奉和纪念。随着时间的推移,武侯祠成为了成都的一个重要文化地标,其建筑和文物也经历了多次修复和保护。
在文化中,诸葛亮被视为智慧和忠诚的象征。武侯祠不仅是纪念他的地方,也是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场所。每年的诸葛亮文化节等活动,都会吸引大量游客和学者。
提到武侯祠,人们往往会联想到诸葛亮的智谋和忠诚,以及三国时期的英雄故事。这种联想往往带有敬仰和怀念的情感。
个人在参观武侯祠时,可能会被其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精美的建筑艺术所吸引,从而对**的历史文化有更深的理解和感悟。
在诗歌中,可以将武侯祠作为背景,描绘其静谧与历史的交织:
武侯祠前石狮静,
古柏参天岁月深。
智者遗风今犹在,
千秋功业一祠存。
在其他文化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武侯祠的概念,但类似的纪念性建筑,如日本的神社或欧洲的教堂,也承载着类似的文化和历史意义。
武侯祠作为一个文化符号,不仅代表了诸葛亮的个人形象,也体现了*传统文化中对智慧和忠诚的崇尚。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更深入地把握和传达文化的精髓。
1.
【武】
(会意。从止,从戈。据甲骨文,人持戈行进,表示要动武。本义:勇猛;猛烈) 同本义。
【引证】
《左氏春秋·宣公十二年》-楚庄王曰,夫文止戈为武。又曰,夫武禁暴戢兵保大定功安民和财者也。 、 《易·履》-武大为于大君。 、 《诗·郑风·羔裘》-孔武有力。 、 《楚辞·九歌·国殇》-诚既勇兮又以武。
【组词】
英武、 威武、 武色、 武车、 武健、 武断乡曲
指干戈军旅之事。
【引证】
《韩非子·五蠹》-德不厚而行武。 、 《三国志·诸葛亮传》-用武之国。 、 《资治通鉴》-无用武之地。 、
【组词】
武弁、 武不善作、 武训、 武略、 武教、 武运、 武德
2. 【侯】 ——“闽侯”(Mǐnhòu):中国东南部福建省的一个县,东邻福州市。
3.
【祠】
(形声。从示,司声。本义:春祭)。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春祭曰祠,品物少,多文辞也。 、 《礼记·月令》-仲春之月祠不用牺牲,用圭璧及皮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