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4:29: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4:29:04
“玉树临风”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像玉一样洁白无瑕的树木在风中摇曳。基本含义是形容男子外貌英俊潇洒,风度翩翩,如同玉树在风中一般优雅。
“玉树临风”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饮中八仙歌》:“宗之潇洒美少年,举觞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树临风前。”原意是形容宗之的潇洒美貌,后来逐渐演变为形容男性英俊潇洒的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玉象征着高贵和纯洁,树则象征着生命和力量。因此,“玉树临风”不仅形容外貌,也隐含了对男性内在品质的赞美。
这个成语给人以美好的视觉联想,如同看到一位英俊的男子在风中优雅地站立,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愉悦。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在一次朋友聚会上听到有人用“玉树临风”来形容一位新来的男同事,大家都对他的外貌和气质赞不绝口。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夜幕下,他如玉树临风,月光洒在他身上,宛如仙境中的王子。”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位穿着古装的英俊男子站在风中,衣袂飘飘,如同玉树在风中摇曳。结合音乐,可以选择一首古典音乐,如《月光奏鸣曲》,来增强这种优雅的氛围。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as graceful as a swan”或“as handsome as a movie star”,但这些表达没有“玉树临风”所蕴含的深厚文化底蕴和诗意。
“玉树临风”这个成语不仅是对男性外貌的赞美,也是对其内在品质的期待。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它丰富了我们的词汇,增加了表达的多样性和美感。通过学和使用这个成语,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汉语的韵味和文化内涵。
~宾欲散,黄昏约马嘶庭。
1.
【玉】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一根绳子,串着一些玉石。“玉”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温润而有光泽的美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玉,石之美者,有五德,润泽以温,仁之方也… 、 《礼记·曲记》。疏:“玉谓佩也。”-君无故玉不去身。 、 《虞书》。郑注:“执之曰瑞,陈列曰玉。”-五玉。 、 《周礼·王府》-王齐则共食玉。 、 《书·洪范》-惟辟玉食。 、 《左传》-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组词】
玉情儿、 玉墀、 玉阙、 玉虚、 玉树、 玉砚、 玉雕、 玉栏
2.
【树】
(形声。从木,尌(shù)声。本义:栽树)。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植,立也。假借为尌竖字。-树,生植之总名。 、 《左传·昭公二年》-宿敢不封殖此树。 、 《国语·晋语》。注:“树木也。”-夫坚树在始。 、 周礼《中庸》。注:“谓殖草木也。”-地道敏树。 、 《周礼·大司徒》-二曰树艺。 、 《诗·鄘风·定之方中》-树之榛栗。 、 《孟子·梁惠王上》-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组词】
树事、 树杨、 十年之计,在于树木;树其树以荫行人
3.
【临】
哭(很多人哭,或聚众哭,为丧事而悲痛哭泣)。
【引证】
《集韵》-临,哭也。 、 《左传·宣公十二年》-国人大临,守陴者皆哭。 、 《史记·高祖本纪》-遂为义帝发丧,临三日。 、 《汉书·文帝纪》-遗昭曰,无发民哭临宫殿中
4.
【风】
比喻感化。
【引证】
《史记·平准书》-天子于是以式终长者,故尊显以风百姓。
【组词】
风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