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2:55: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2:55:22
“张籍”是一个专有名词,指的是唐代著名诗人张籍。张籍(约7*8年—约830年),字文昌,,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人,唐代文学家,与王建并称“张王”,是新乐府的参与者之一。他的诗歌以反映社会现实、关注民生疾苦著称,尤其擅长写乐府诗。
在文学语境中,“张籍”通常指代这位唐代诗人及其作品。在学术研究和文学评论中,提及“张籍”时,往往是在讨论他的诗歌风格、主题、对后世的影响等。在口语中,如果提到“张籍”,可能是在引用他的诗句或谈论他的生平事迹。
同义词:王建(另一位与张籍并称的唐代诗人) 反义词:无特定反义词,但可以从诗歌风格上对比,如与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相对比。
“张籍”作为一个专有名词,其词源直接来源于历史人物的名字。在语言演变中,它作为一个固定的文化符号,代表了唐代诗歌的一个特定流派和风格。
张籍的诗歌反映了唐代社会的现实问题,如战争、徭役、贫富差距等。他的作品在新乐府**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强调诗歌要反映社会现实,关注民生,这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提到“张籍”,可能会联想到唐代的文化繁荣,以及那个时代诗人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关怀。他的诗歌常常带有一种深沉的忧国忧民之情,这种情感在现代社会依然能够引起共鸣。
在学*和研究唐代文学时,我经常阅读张籍的诗歌,他的作品让我对唐代的社会状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在创作一首关于故乡的诗时,我可能会借鉴张籍的写作手法,用朴素的语言表达对故乡的深情。
想象一幅画面:一位唐代诗人站在秋风中,手持诗卷,沉思着远方。这样的场景可能会伴随着古琴的悠扬旋律,营造出一种古典而深沉的氛围。
由于“张籍”是一个特定历史人物的名字,它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的对应词汇可能只是简单的音译,如在英语中可能是“Zhang Ji”。
通过对“张籍”这一词汇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唐代诗歌的多样性和深度。张籍的诗歌不仅是文学的瑰宝,也是了解唐代社会的重要窗口。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文化符号对于提升文化素养和语言运用能力都有着重要意义。
1.
【张】
帐幔,帷幕。 同: 帐
【引证】
《荀子·正论》-居则设张容。 、 《史记·高祖本纪》-张饮三日。 、 《汉书·疏广传》-供张东都门外。
胀满。 同: 胀
【引证】
《左传·成公十年》-将食,张,如厕。 、 《左传·僖公十五年》-张脉偾兴。 、 《淮南子·缪称》-亭历愈张。
2.
【籍】
(形声。从竹,耤(jí)声。古书以竹制成,故从“竹”。本义:登记册,户口册)。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籍,簿书也。 、 《周礼·大司马》-乃以九畿之籍。 、 《周礼·小行人》。注:“名位尊卑之书。”-掌邦国宾客之体籍。 、 《左传·成公二年》-非礼也勿籍。 、 诸葛亮《论游户自实》-今荆州非少人也,而著籍者寡。 、 明·顾炎武《复庵记》-宫观之籍。
【组词】
籍口、 籍戎、 籍地、 削籍、 除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