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07:21: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07:21:36
词汇“三张”在汉语中通常指的是数量上的概念,即三张纸、三张票、三张照片等。字面意思是指三份相同类型的物品。
“三张”作为一个数量词组,其词源直接来源于数字“三”和量词“张”。在汉语中,量词“张”用于表示某些平面或*片状的物品,如纸张、照片等。随着语言的发展,“三张”这一组合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语境中。
在**文化中,数字“三”有时具有特殊的象征意义,如“三思而后行”、“三人行必有我师”。因此,“三张”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承载一定的文化内涵。
“三张”通常给人以具体、明确的数量感,可能引发对具体物品的联想,如三张照片可能让人联想到美好的回忆或特定的历史时刻。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使用“三张”来描述我需要的文件数量,如“请给我三张复印件”。
在诗歌中,“三张”可以用来创造意境,如:
三张旧照片,
承载着岁月的痕迹,
每一道折痕,
都是时光的低语。
在英语中,“三张”可以翻译为“three sheets”或“three pieces”,具体取决于上下文。不同文化中对数量的描述可能有所不同,但基本概念是相通的。
“三张”作为一个简单的数量词组,在汉语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它不仅用于描述具体的物品数量,还可能在文学和口语中承载更多的象征意义。通过对“三张”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汉语中数量词的灵活性和丰富性,这对于我的语言学和表达能力有着重要的影响。
1.
【三】
(指事。本义:数目。二加一的和)。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三,天地人之道也。从三数。 、 《广韵》-三,数名。 、 《庄子·齐物论》-二与一为三。 、 《老子》-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 《易·师》。荀注:“三者阳德成也。”-王三赐命。 、 《后汉书·袁绍传》。注:“三者数之小终。”-结恨三泉。 、 《易·需》-有不速之客三人来。 、 《国语·周语下》-纪之以三。 、 《战国策》-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
【组词】
三叉、 三木、 三节、 三学、 三衙、 三巡、 三休、 三脚猫、 三班六房、 三已、 三五
2.
【张】
帐幔,帷幕。 同: 帐
【引证】
《荀子·正论》-居则设张容。 、 《史记·高祖本纪》-张饮三日。 、 《汉书·疏广传》-供张东都门外。
胀满。 同: 胀
【引证】
《左传·成公十年》-将食,张,如厕。 、 《左传·僖公十五年》-张脉偾兴。 、 《淮南子·缪称》-亭历愈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