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5:13: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5:13:08
燥荻枯柴 是一个汉语成语,由四个字组成:燥、荻、枯、柴。字面意思是指干燥的芦苇和枯萎的木柴。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环境干燥,缺乏水分,或者比喻事物处于极度干燥、脆弱的状态。
在文学作品中,燥荻枯柴 常用来描绘荒凉、干旱的景象,如沙漠、旱季的草原等。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能不太常用,但在描述环境或物品状态时,仍可使用。在专业领域,如气象学或生态学,这个成语可以用来描述特定气候条件下的自然环境。
燥荻枯柴 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古老,源自**古代对自然环境的观察和描述。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含义和用法基本保持稳定,没有发生显著的演变。
在文化中,自然环境常常被赋予象征意义。燥荻枯柴** 这个成语反映了人们对干旱、荒凉环境的直观感受,也隐含了对生命力和生机的渴望。
这个成语给人带来的情感反应通常是消极的,联想到的是荒凉、无生机的景象。它可能引发对自然灾害(如干旱)的担忧,或者对生命力顽强的赞美。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在描述一个长期缺水的地区时使用过这个成语,帮助听众更直观地理解那里的环境状况。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
燥荻枯柴映日斜, 荒原无水草木衰。 风起沙飞遮天日, 一片死寂无人来。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片干燥的草原,芦苇和木柴都干枯无生气。听觉上,可能联想到风吹过干燥地面时的沙沙声。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 "parched and withered",用来描述同样干燥、无生机的环境。
燥荻枯柴 这个成语在描述特定环境状态时非常有力,它不仅传达了视觉上的干燥和荒凉,还隐含了对生命力和生机的深刻思考。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成语可以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和表现力。
乃取蒙冲半舰十艘,载燥荻枯柴,灌油其中,裹以帷幕,上建旌旗,豫备走舸,系于其尾。
1.
【燥】
(形声)。
同本义(没有水分或水分很少)。
【引证】
《说文》-燥,干也。 、 《易·文言传》-火就燥。 、 《释名》-燥,焦也。 、 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唇焦口燥呼不得。 、 《资治通鉴》-燥荻枯柴。
【组词】
燥吻、 燥坼、 燥劲、 燥刚、 燥气、 燥急、 燥渴
2.
【荻】
多年生草本植物,生在水边,叶子长形,似芦苇,秋天开紫花。
【引证】
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组词】
荻画、 荻竹、 荻苗
3.
【枯】
(形声。从木,古声。本义:枯槁,草木干枯)。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枯,槁木也。 、 《礼记·月令》-草木蚤枯。 、 白居易《赋得古草原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 唐·王维《观猎》-草枯鹰眼疾。 、 《资治通鉴》-载燥荻枯柴。 、 [英]赫胥黎著、严复译《天演论》-菀枯顷刻。 、 宋·沈括《梦溪笔谈》-八月禾未枯。
【组词】
枯荣、 枯凋、 枯索、 枯梧、 枯鱼、 枯腊
4.
【柴】
编木维护四周。
【引证】
《淮南子》-[周武王]乃封比干之墓,表商容之闾,柴箕子之门。
【组词】
柴护
覆盖。
【引证】
《管子》-掘新井而柴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