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1:02: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1:02:21
燥笔:这个词汇在中文里并不常见,字面意思可能是指笔干燥,无法流畅书写的状态。在更广泛的语境中,它可能被用来形容书写工具或绘画工具因缺乏墨水或颜料而导致的书写或绘画不畅。
在文学中,燥笔可能被用来比喻创作灵感枯竭或表达不畅的情况。在口语中,它可能被用来形容实际的书写工具问题。在专业领域,如书法或绘画,它可能指具体的工具问题。
燥笔这个词可能源自对书写工具状态的描述,随着时间的推移,它可能被引申为比喻创作或表达上的障碍。
在传统文化中,书法和绘画被视为高雅的艺术形式,燥笔**在这种情况下可能被视为艺术家面临的挑战,需要通过技巧或心境的调整来克服。
燥笔可能让人联想到创作过程中的挫折感,或是对完美表达的渴望与现实的差距。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我在写作时遇到思路不流畅,我可能会自嘲地说:“我的笔今天像是燥笔一样。”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写:“夜深人静,笔下星辰,却遇燥笔,星光黯淡。”
燥笔可能让人联想到干燥的沙漠景象,或是老旧的笔尖摩擦纸张的沙沙声。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a dry pen”,但在文化内涵和使用上可能有所不同。
燥笔这个词汇虽然不常见,但它提供了一个有趣的视角来探讨创作和表达的障碍。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丰富地表达复杂的情感和状态。
1.
【燥】
(形声)。
同本义(没有水分或水分很少)。
【引证】
《说文》-燥,干也。 、 《易·文言传》-火就燥。 、 《释名》-燥,焦也。 、 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唇焦口燥呼不得。 、 《资治通鉴》-燥荻枯柴。
【组词】
燥吻、 燥坼、 燥劲、 燥刚、 燥气、 燥急、 燥渴
2.
【笔】
(会意。从竹,从聿。“聿”(yù),是“笔”的本字,小篆象以手执笔。古时毛笔笔杆都是以竹制成,故从竹。简化字“笔”,“从竹从毛”会意,指旧时用的毛笔。此字最早见于北齐隽修罗碑,是六朝时的俗字。也见于《集韵》。本义:毛笔)。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此秦制字。秦以竹为之,加竹。-筆,秦谓之筆。从聿从竹。 、 《礼记·曲礼》-史载笔,士载言。 、 清·林觉民《与妻书》-不能竟书而搁笔。
【组词】
毛笔;钢笔;圆珠笔;笔削、 笔帕之敬、 笔楮难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