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9:12: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9:12:54
庖人(páo rén)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厨师”或“厨房工作人员”。在古代汉语中,庖人通常指的是在宫廷或贵族家中负责烹饪的厨师。
文学语境: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庖人常常被提及,尤其是在描述宫廷生活或贵族宴会的场景中。例如,《诗经》中就有提到庖人的诗句。
口语语境:在现代口语中,庖人这个词汇较少使用,通常会被更通俗的词汇如“厨师”或“厨子”所替代。
专业领域:在餐饮业或烹饪专业领域,庖人这个词汇可能会被用来指代专业的厨师或烹饪人员,尤其是在强调传统或古典烹饪技艺时。
同义词:厨师、厨子、烹饪师
反义词:食客、顾客、消费者
庖人这个词汇源自古代汉语,其中的“庖”字指的是厨房或烹饪的地方,“人”则指从事这项工作的人。随着时间的推移,庖人这个词汇的使用逐渐减少,被更现代的词汇所替代。
在**传统文化中,庖人通常被视为技艺高超的专业人士,他们的工作不仅仅是烹饪食物,更是艺术和文化的体现。在古代,庖人的地位相对较高,尤其是在宫廷中。
庖人这个词汇给人一种传统、古典和专业的感觉。它让人联想到古代宫廷的繁华和精致,以及烹饪艺术的传承和发展。
在我的生活中,庖人这个词汇让我想起了家乡的老厨师,他总是用传统的烹饪方法制作美味的菜肴,深受家人和邻居的喜爱。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庖人:
古庖人手艺精,
烹调出宫廷味。
今厨子技艺新,
传承着古风韵。
庖人这个词汇让人联想到古代厨房的景象,烟雾缭绕,锅碗瓢盆的声音,以及厨师忙碌的身影。
在其他语言中,如英语,对应的词汇可能是“chef”或“cook”,但这些词汇没有庖人所带有的传统和文化内涵。
庖人这个词汇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使用较少,但它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意义。了解和学*这个词汇,不仅能够增加对古代汉语的理解,还能够更好地欣赏和传承**的烹饪文化。
1.
【庖】
(形声。从广(yǎn),包声。广,表示房屋。本义:厨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庖,厨也。 、 《诗·小雅·车攻》-徒御不惊,大庖不盈。 、 《孟子·梁惠王上》-庖有肥肉。 、 明·归有光《项脊轩志》-客逾庖而宴。
【组词】
庖鼎、 庖厨、 庖屋、 庖宰、 庖突、 庖廪
2.
【人】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侧面站立的人形。“人”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能制造工具改造自然并使用语言的高等动物)。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人,天地之性最贵者也。此籀文象臂胫之形。 、 《礼记·礼运》-故人者,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也。故人者,天地之心也,五行之端也,食味,别声,被色,而生者也。 、 《列子·黄帝》-有七尺之骸、手足之异,戴发含齿,倚而食者,谓之人。 、 清·洪亮吉《治平篇》-人未有不乐为治平之民者也。
【组词】
人王、 人满、 人寰、 人欲、 人人言、 人色、 人头号令、 人淘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