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05:05: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05:05:19
词汇“椎锋陷陈”是一个汉语成语,由四个字组成,分别是“椎”、“锋”、“陷”和“陈”。这个成语并不常见,可能是由于其较为生僻或使用频率较低。以下是对该词汇的深入学*和分析:
椎锋陷陈破敌阵,
勇士无畏显英魂。
古战场上一声吼,
千军万马皆低头。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椎锋陷陈”这个成语虽然在现代使用不多,但它承载了古代战争文化的一部分,对于理解古代文学和历史具有一定的意义。
椎,捣也,直捣其锋也。
1.
【椎】
椎骨。
【引证】
《素问·刺热篇》。王冰注:“脊节谓之椎。”-三椎下间主胸中热。
【组词】
胸椎;腰椎
锥(锥属植物)的古称。
【引证】
《集韵》-椎,木名。似栗而小。
2.
【锋】
(形声。从金,夆fēng声。本义:刀、剑等的尖端或锐利部分)。
同本义。
【引证】
《汉书·萧望之传》-底厉锋锷。
【组词】
锋端、 锋镝、 锋锷
3.
【陷】
(会意兼形声。从阜(fù);从臽,臽(xiān)亦声。据金文,象人掉进陷阱形。本义:坠入,掉进)。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陷,高下也。一曰陊也。 、 《论语》。孔注:“下也。”-不可陷也。 、 《国语·鲁语》。注:“坠也。”-上陷而不振。 、 《三国志通俗演义》-一拥而入,人马俱陷。
【组词】
陷狱、 沉陷
4.
【陈】
(形声。从阜,从木,申声。本义:地名。古宛丘地,春秋时陈国国都,在今河南省淮阳县。引申为姓氏)。
古国名 。在今河南省东部和安徽省北部一带。
【引证】
《说文》-陈,宛丘,舜后妫(guí)满之所封。 、 《左传·昭公八年》-陈,颛顼之族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