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15:29: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15:29:19
力学:力学是物理学的一个分支,研究物体在力的作用下的规律和力的相互作用。它包括静力学、动力学和学三个主要部分。静力学研究物体在平衡状态下的力学性质,动力学研究物体在力的作用下的变化,而学则研究物体**的几何性质,不涉及力的作用。
“力学”一词源自希腊语“μηχανική”(mēchanikē),意为“与机器或装置有关的知识”。随着科学的发展,其含义逐渐扩展到研究物体**的普遍规律。
在现代社会,力学是工程和技术发展的基础,对于桥梁、建筑、汽车等的设计和安全至关重要。它也是教育体系中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力学可能让人联想到精确、逻辑和科学探索的精神。它代表了人类对自然界规律的理解和应用。
在日常生活中,力学的知识帮助我们理解为什么某些结构稳定而其他则不然,或者如何通过简单的杠杆原理来移动重物。
在诗歌中,可以将“力学”比喻为社会结构的稳定与变化:
社会的力学,精密而深奥, 在每个转折点,力量交织, 构建和谐,或是引发动荡。
在不同语言中,“力学”通常有相应的专业术语,如英语中的“mechanics”,德语中的“Mechanik”,日语中的“力学”(りきがく)。
力学作为物理学的基础分支,不仅在科学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也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理解和掌握力学的基本原理,对于培养逻辑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1.
【力】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耒形,有柄有尖,用以翻地。用耒表示执耒耕作需要花费力气。“力”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体力,力气)。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筋下曰:肉之力也。二篆为转注。筋者其体,力者其用也。-力,筋也。像人筋之形。 、 《礼记·礼运》。注:“筋骸强者也。”-其行之以货力。 、 《汉书·食货志》。注:“谓勤作之也。”-力农数耘。 、 《诗·邶风》-有力如虎,执辔如组。 、 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 、 唐·柳宗元《童区寄传》-以缚背刃,力上下,得绝。 、 《孟子·梁惠王上》-吾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
【组词】
四肢无力、 力人、 力尽神危、 力软筋麻、 力屈、 力尽、 力竭
2.
【学】
(形声。本作“壆”,象双手构木为屋形。后作声符,加“子”为义符。子,孩子。小孩子是学习的主体。本义:学习)。
同本义。
【引证】
《广雅》-学,识也。 、 《礼记·中庸》-好学近乎知。 、 《礼记·文王世子》-念终始典于学。 、 《尚书大传》-学,效也。近而愈明者学也。 、 《庄子·庚桑楚》-学者,学其所不能学也。 、 《后汉书·列女传》-远寻师学。 、 《论语》-学而时习之。 、 清·刘开《问说》-学即继以问也。
【组词】
学书、 学学乖、 学理论;学技术;好学;苦学;教学相长;学文、 学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