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1:29: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1:29:09
“公会堂”一词通常指的是一个公共场所,用于举办会议、、讲座或其他公共活动。它可能是一个建筑物,专门设计用于此类活动,也可能是一个更广泛的概念,指代任何适合公共的空间。
在文学中,“公会堂”可能被用来描绘一个社区的中心,象征着团结和交流。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更具体地指代某个实际的建筑物。在专业领域,如城市规划或建筑学中,“公会堂”可能特指具有特定功能和设计标准的建筑。
“公会堂”一词源自中古英语,最初指的是行会或公会的场所。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扩展到任何公共的场所。
在许多文化中,公会堂是社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社会组织和公共参与的重要性。它可能是政治、社会和文化活动的中心。
“公会堂”可能让人联想到社区的团结、历史的重要性以及公共讨论的价值。它可能唤起一种庄重和正式的感觉。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在一个小镇的公会堂参加过社区会议,那是一个充满历史感的建筑,让人感受到社区的温暖和活力。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公会堂”:
在古老的公会堂里,
时间的低语回响,
每一块石砖,
都承载着往昔的梦想。
想象一个古老的公会堂,石墙厚重,木门吱嘎作响,内部回荡着人们的交谈声,这种场景可能伴随着古典音乐的旋律,营造出一种历史和庄严的氛围。
在不同文化中,类似的公共**场所可能有不同的名称,如英国的“Town Hall”或美国的“City Hall”,它们在功能和象征意义上与“公会堂”相似。
“公会堂”作为一个词汇,不仅指代一个物理空间,还承载着社区、历史和公共生活的多重意义。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词汇有助于丰富我的语言表达和文化理解。
1.
【公】
(会意。小篆字形,上面是“八”,表示相背,下面是“厶”(“私”的本字)。合起来表示“与私相背”,即“公正无私”的意思。本义:公正,无私)。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公,平分也。 、 《韩非子·五蠹》-背厶谓之公,或说,分其厶以与人为公。 、 《春秋·元命苞》-公之为言公正无私也。 、 《贾子·道术》-兼覆无私谓之公。 、 、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
【组词】
公气、 公素、 公洁、 公慎、 公诚
2.
【会】
(会意。本义:计算;总计。本指年终结账。后泛指算账)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会,合也。 、 《玉篇》-会,岁计也。 、 《孟子·万章下》正义-会,大计也。然则零性算之为计,总合算之为会。 、 《日知录》卷二十四-凡场务、仓库出纳在官之物,皆月计,季考,岁会。 、 《周礼·天官》-岁终,则会,唯王及后之服不会。 、 《周礼·小宰》。注:“月计曰要,岁计为会。”-听出入以要会。
【组词】
会事、 会最
会稽(kuàjī)。山地名,县名。在今浙江绍兴。
3.
【堂】
(形声。从土,尚声。“尚”有“高”义。本义:殿堂。高于一般房屋,用于祭献神灵、祈求丰年)。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古曰堂,汉以后曰殿。古上下皆称堂,汉上下皆称殿。至唐以后,人臣无有称殿者矣。”-堂,殿也。 、 《说文古本考》-殿,堂之高大者也。 、 《书·顾命》-立于西堂。 、 礼记·檀弓》。注:“堂形四方而高。”-吾见封之若堂者矣。 、 《孟子·梁惠王上》-王坐于堂上。 、 明·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燕坐于华堂之上。 、 明·刘基《卖柑者言》-观其坐高堂。 、 清·黄宗羲《柳敬亭传》-华堂旅会。
【组词】
堂上、 堂下、 堂宇、 堂事、 堂阶、 堂阁、 堂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