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19:07: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19:07:21
词汇“用势”在中文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标准的汉语词汇,因此在中文语料库中很难找到确切的定义和广泛的使用实例。不过,我们可以尝试从字面意思和可能的语境来分析这个词汇。
“用势”字面意思可能是指利用某种力量或势头。这里的“用”通常表示使用或利用,而“势”可以指力量、势头、趋势或形势。
由于“用势”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可能非常有限。如果存在使用,可能出现在某些特定的专业领域,如物理学、军事策略或商业策略中,用来描述利用某种力量或趋势的行为。
由于“用势”不是一个标准词汇,以下示例句子是假设性的:
同义词可能包括“利用”、“借助”、“乘势”等,这些词汇都涉及到利用外部条件或力量。反义词可能包括“逆势”、“抗拒”等,表示不顺应或抵抗某种力量或趋势。
由于“用势”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演变历史不详。
在特定的文化或社会背景中,“用势”可能被用来描述一种策略或智慧,尤其是在强调策略和智慧的文化中。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用势”可能不会引起强烈的情感反应,但它可能与策略、智慧和效率等正面概念相关联。
由于“用势”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个人在生活中可能很少遇到与该词汇直接相关的经历或故事。
在创作中,可以将“用势”融入到描述策略或智慧的情境中,例如在故事中描述主角如何巧妙地利用形势取得成功。
由于“用势”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可能不会引起特定的视觉或听觉联想。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存在类似的表达,如英语中的“capitalize on momentum”或“ride the wave”,这些表达都涉及到利用某种力量或趋势。
总的来说,“用势”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的使用可能非常有限,主要出现在特定的专业或策略性语境中。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特定领域的专业术语和表达方式。
1.
【用】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桶形。桶可用,故引申为用。本义:使用,采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用,可施行也。 、 《苍颉篇》-用,以也。 、 《易·益》-利用为大作。 、 《虞书》-五行五用哉。 、 《书·微子》-乃攘窃神胝之牺牷牺用。 、 《周礼·宰夫》-乘其财用出入。 、 《周礼·小司徒》-乃会万民之卒伍而用之。 、 宋·王安石《上五事札子》-保甲之法,起于三代丘甲。管仲用之齐,子产用之郑,商君用之秦,仲长统言之汉,而非今日之立异也。 、 明·魏禧《大铁椎传》-皆不足用。 、 蔡元培《图画》-用水彩。 、 、 明·魏学洢《核舟记》-又用篆章。
【组词】
用不着、 备用、 实用、 拆用、 用功、 用长、 用板、 用计、 用天因地、 用钱、 用药
2.
【势】
(形声。从力,埶(yì)声。本义:权力;权势)。
同本义。
【引证】
《史记·货殖列传序》-富者得势益彰,失势则客无所之。 、 《明史·海瑞传》-有势家朱丹其门,闻瑞至,黝之。
【组词】
势家、 失势、 权势、 势子、 势利、 势任、 势利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