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4:36: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4:36:47
“事实胜于雄辩”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实际发生的事情或存在的证据比任何口头上的辩论或言辞都更有说服力。这个成语强调的是实际行动和真实情况的重要性,而不是空洞的言辞或理论。
“事实胜于雄辩”这个成语源自**古代的哲学思想,强调实践和事实的重要性。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语境,但其核心意义始终未变。
在**文化中,这个成语体现了儒家思想中的“实事求是”原则,强调在处理问题时应基于实际情况,而不是空洞的理论或言辞。
这个成语给人以坚定和理性的感觉,它提醒我们在面对争议时,应寻求真相和事实,而不是被华丽的言辞所迷惑。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多次使用这个成语来反驳那些只说不做的人,强调实际行动的重要性。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事实如山,雄辩如水,
山高水长,真相永存。
想象一幅画面:一个人站在一堆证据前,面对着一群辩论者,他的表情坚定而自信。音乐上,可以联想到一首节奏坚定、旋律明快的乐曲,象征着事实的力量。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有“Actions speak louder than words.”,强调行动比言语更有说服力。
“事实胜于雄辩”这个成语在我语言学*和表达中非常重要,它提醒我在沟通和辩论时,应基于事实和证据,而不是空洞的言辞。这个成语不仅在汉语中有着深厚的文化背景,也在其他语言中有着相似的表达,体现了人类对真理和事实的共同追求。
现在拟态的制服早已破碎,显出自身的本相来了,真所谓‘事实胜于雄辩’。
~。一贯火暴性子的乡长,这回不得不认错了。
1.
【事】
(形声。从史,之省声。史,掌管文书记录。甲骨文中与“吏”同字。本义:官职)。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事,职也。 、 《韩非子·五蠹》-无功而受事,无爵而显荣。
【组词】
事宦
2.
【实】
(会意。从宀,从贯。宀,房屋。贯,货物,以货物充于屋下。本义:财物粮食充足,富有)。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實,富也。 、 《小尔雅》-实,满也,塞也。 、 《墨子经上》-实,荣也。 、 《素问·调经论》-有者为实,故凡中质充满皆曰实。 、 《孟子·梁惠王下》-而君之仓廪实,府库充。 、 汉·贾谊《论积贮疏》-管子曰:“仓廪实而知礼节。” 、 《韩非子·亡征》-公家虚而大臣实。
【组词】
殷实;实核、 实谷
3.
【胜】
(形声。从力,朕(zhèn)声。本义:胜任,禁得起)。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胜,任也。 、 《尔雅》-胜,克也。 、 《易·遯》。虞注:“能也。”-莫之胜说。 、 《诗·商颂·烈祖》。传:“任也。”-武王靡不胜。 、 《管子·入国》。注:“堪也。”-子有幼弱不胜养为累者。 、 唐·杜甫《春望》-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 唐·李朝威《柳毅传》-言讫,歔欷流涕,悲不自胜。
【组词】
不胜其苦、 胜任愉快、 胜兵
4.
【于】
(象形。甲骨文字形,表示气出受阻而仍越过。本义:超过)。
往;去。
【引证】
《诗·周南·桃夭》。毛传:“于,往也。”-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 《书·大诰》-予惟以尔庶邦于伐殷,逋播臣。
5.
【雄】
(形声。从隹(zhuī),厷(gōng)声。从隹,与鸟有关。本义:公鸟)。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雄,鸟父也。 、 《诗·小雅·正月》-谁知鸟之雌雄。 、 《诗·邶风·雄雉》-雄雉于飞。 、 李白《蜀道难》-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组词】
雄父
6.
【辩】
(形声。从言,辡(biǎn)声。本义:辩论,申辩)。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辩,治也。 、 《周礼·乡士》-辩其狱讼。 、 《礼记·曲礼》-分争辩讼。 、 《韩非子·八经》-辩者言之信。 、 《书·酒诰》-勿辩乃司。 、 《列子·汤问》-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 、 明·马中锡《中山狼传》-狼亦巧辩不已以求胜。
【组词】
辩证;辩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