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1:02: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1:02:16
水堰:水堰是一种用于控制水流的人工结构,通常用于灌溉、防洪、发电或作为船只通行的障碍。它由堤坝、闸门和其他相关设施组成,可以调节水位和流量。
水堰一词可能源自古代水利工程的实践,随着时间的推移,其设计和功能不断进化,以适应不同的需求和技术进步。
在许多农业社会中,水堰是重要的基础设施,对粮食生产和社区安全至关重要。它们也常常成为文化和历史的象征,代表着人类与自然环境的互动。
水堰可能让人联想到宁静的湖泊、有序的水流和人类智慧的结晶。它也可能引发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在个人经历中,水堰可能与童年记忆中的乡村景观或家庭旅行中的水利工程景点相关联。
在诗歌中,水堰可以被描绘为时间的守护者,静静地见证着岁月的流逝:
水堰如老者, 静观岁月长河, 闸门轻启, 流光溢彩。
水堰的图像可能包括宽阔的水面、坚固的堤坝和缓缓流动的水声,这些元素共同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有力的氛围。
在不同文化中,水堰的功能和象征意义可能有所不同。例如,在亚洲的一些地区,水堰与传统的稻田灌溉系统紧密相关,而在西方,水堰可能更多地与工业革命时期的水力发电相关。
水堰作为一个词汇,不仅代表了具体的水利工程结构,还承载着人类对水资源管理的历史和智慧。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和运用这一词汇有助于深化对环境工程和可持续发展的理解。
1.
【水】
(象形。甲骨文字形。中间像水脉,两旁似流水。“水”是汉字的一个部首。从水的字,或表示江河或水利名称,或表示水的流动,或水的性质状态。本义:以雨的形式从云端降下的液体,无色无味且透明,形成河流、湖泊和海洋,分子式为 H2O,是一切生物体的主要成分)。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水,准也。 、 《释名》-水,准也。准,平也。天下莫平于水。 、 《淮南子·天文》-积阴之寒气为水。 、 《书·洪范》-五行一曰水。 、 《左传·桓公元年》-凡平原出水为大水。 、 《礼记·曲礼》-水曰清滌。 、 《荀子·劝学》-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众士慕仰,若水之归海。
【组词】
水铫、 水头儿、 水湿、 水蛊病、 水中丞、 水落归槽、 水喷桃花、 水镜先生、 水陆杂陈、 水廓、 水涡、 水馆
2.
【堰】
(形声。从土,匽(yàn)声。本义:拦河坝)。
同本义。
【引证】
《文选·沈约·三月三日率尔成篇诗》-东出千金堰。 、 《广雅》-堰,潜堰也,潜筑土以壅水也。 、 《洛阳伽蓝记》-长分桥西有千金堰。
【组词】
都江堰;堰塘、 堰埭、 堰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