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9:03: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9:03:36
词汇“夷难”在中文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常用的现代汉语词汇。根据字面意思,“夷”可以指平定、消除,而“难”则指困难、灾难。结合起来,“夷难”可以理解为消除困难或灾难的意思。
由于“夷难”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现代文学、口语或专业领域中很少出现。在古代文献中,可能会出现在描述战争、政治或社会**的语境中,用以表达平定乱局或解决危机的意思。
“夷难”的词源可能来自于古代汉语,其中“夷”字在古代有平定、消除的含义,而“难”则一直指困难或灾难。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可能因为其特定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而逐渐淡出常用词汇的行列。
在古代,夷难可能与军事行动、政治稳定或社会秩序的恢复有关。在现代社会,这个词汇可能更多地出现在历史研究或文学作品中,用以描述过去的特定。
对于现代人来说,“夷难”可能带有一种历史感或古风,它可能让人联想到古代的英雄人物或历史**,给人一种庄重、严肃的感觉。
由于“夷难”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个人在生活中可能很少有机会直接使用它。然而,在阅读历史文献或参与历史讨论时,可能会遇到这个词汇。
在创作中,可以将“夷难”用于描述一个英雄人物或团体克服巨大困难的故事情节,赋予作品一种历史或史诗的氛围。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描绘古代战场或英雄人物的画面,音乐上可以选择一些古风或史诗风格的背景音乐,以增强“夷难”这一概念的氛围。
由于“夷难”是一个具有特定文化背景的词汇,它在其他语言或文化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在跨文化交流中,可能需要解释其具体含义。
“夷难”作为一个具有历史和文化背景的词汇,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不常用,但它反映了汉语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汉语及其文化。在语言学*和表达中,虽然不常使用,但了解其含义和背景可以增加语言的深度和广度。
1.
【夷】
(会意。从大从弓。本义:东方之人。即我囯古代对对东部各民族的统称)。
同本义 。殷代分布在今山东省,江苏省一带。后來蔑指中原以外的各族。
【引证】
《说文》-夷,东方之人也。从大,从弓,会意,弓所持也。字亦作巳。 、 《後后汉书东夷传》-夷有九种。 、 《书饶典》。马注:“萊夷也。”-宅喁夷。 、 《周礼职方式》-四夷八蠻。
【组词】
夷歌、 夷蠻
2.
【难】
灾难;祸害,人为而产生的祸害。
【引证】
《孙子·谋攻》-三军既惑且疑,则诸侯之难至矣。 、 《资治通鉴》-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曹操者,然豫州新败之后,安能抗此难乎? 、 诸葛亮《出师表》-危难之间。 、 《国语·晋语》-以免于难。 、 《资治通鉴》-芟夷大难。 、 清·梁启超《谭嗣同传》-故及于难。
【组词】
排难解纷;苦难、 逃难、 落难、 蒙难、 罹难、 避难
兵难,指反抗或叛乱。
【引证】
贾谊《过秦论》-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组词】
发难、 首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