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3:54: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3:54:50
夷险 是一个汉语词汇,由两个字组成:“夷”和“险”。字面意思上,“夷”通常指平坦、平定,而“险”则指危险、艰难。结合起来,“夷险”可以理解为平定危险或克服困难的意思。
在文学作品中,“夷险”常用来形容人物在面对困难时的勇敢和决心,如“他夷险如夷,勇往直前”。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不常用,但在某些专业领域,如军事或探险领域,可能会用来描述克服艰难险阻的行为。
同义词:克服、战胜、征服 反义词:屈服、退缩、畏惧
“夷险”一词源自古代汉语,其使用在古代文献中较为常见,如《左传》等。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使用频率有所下降,但在某些特定的语境中仍然保留其原有的意义。
在文化中,“夷险”常与英雄主义和坚韧不拔的精神联系在一起。它体现了人民在面对困难时的勇气和决心,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一部分。
这个词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积极和鼓舞的。它让我联想到那些在逆境中不屈不挠,最终取得成功的人物形象。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遇到过需要在困难面前坚持不懈的情况。那时,我常常用“夷险”这个词来激励自己,提醒自己要有勇气和决心去克服一切困难。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夷险”:
风雨兼程路,夷险不回头。
心中有信念,脚下是征途。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描绘登山者在险峻山峰上攀登的画面,背景音乐可以是激励人心的进行曲,这样的视觉和听觉联想能够强化“夷险”的意境。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overcome difficulties”或“conquer challenges”,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传达的意义相似。
通过对“夷险”这个词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它在不同语境中的应用和意义。这个词不仅丰富了我的词汇量,也增强了我在面对困难时的决心和勇气。在未来的语言学和表达中,我会更加灵活地运用这个词,以传达积极向上的情感和态度。
1.
【夷】
(会意。从大从弓。本义:东方之人。即我囯古代对对东部各民族的统称)。
同本义 。殷代分布在今山东省,江苏省一带。后來蔑指中原以外的各族。
【引证】
《说文》-夷,东方之人也。从大,从弓,会意,弓所持也。字亦作巳。 、 《後后汉书东夷传》-夷有九种。 、 《书饶典》。马注:“萊夷也。”-宅喁夷。 、 《周礼职方式》-四夷八蠻。
【组词】
夷歌、 夷蠻
2.
【险】
(形声。从阜,佥(qiàn)声。从“阜”,与地势有关。本义:地势高低悬殊,难以通过)。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险,阻难也。 、 《礼记·少仪》-军旅思险。 、 《列子·汤问》-毕力平险。 、 《左传·成公二年》-苟有险,余必下推车。 、 《易·坎》-地险,山川丘陵也。 、 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险以远。 、
【组词】
险瘠、 险易、 险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