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20:03: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20:03:31
“失格”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失去资格或不合格。它通常用来描述某人因为某种原因不再适合担任某个角色、职位或参与某项活动。
在文学中,“失格”可能被用来形容一个角色的道德堕落或社会地位的丧失。在口语中,它可能被用来批评某人的行为或能力。在专业领域,如体育比赛中,“失格”可能意味着**员因为违反规则而被取消比赛资格。
同义词“不合格”强调的是不符合标准,而“失格”更多指的是主动或被动地失去资格。反义词“合格”则表示符合要求或标准。
“失格”一词源于汉语,由“失”和“格”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汉语中,“格”有标准、规格的含义,“失格”即意味着失去了这种标准或规格。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含义逐渐固定为失去资格。
在**文化中,“失格”常常与道德评判和社会地位的丧失相关联。在社会交往中,失去资格可能意味着个人信誉的下降,影响其社会关系和职业发展。
“失格”这个词往往带有一种负面情感,让人联想到失败、失望和被排斥。它可能引发对个人能力的怀疑和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担忧。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某人在团队项目中表现不佳,可能会被认为“失格”,不再被信任担任重要角色。
在诗歌中,可以将“失格”用来形容一个季节的结束,如“秋风起,落叶失格,季节的轮回无情地推进。”
视觉上,“失格”可能让人联想到一张被划掉的名单或一个被取消的标志。听觉上,可能是宣布某人失格时的严肃声音。
在英语中,“disqualified”与“失格”相对应,用法相似,但在不同文化中,对于失格的看法和反应可能有所不同。
“失格”是一个具有强烈负面色彩的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了解这个词的含义和用法,有助于更准确地表达和理解他人的意图和情感。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这样的词汇对于丰富表达方式和提高沟通效率至关重要。
1.
【失】
(形声。从手,乙声。表示从手中丢失。小篆字形。本义:失掉;丢失)。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在手而逸去为失。”-失,纵也。 、 《易·晋》-失得勿恤。 、 《礼记·礼运》。注:“犹去也。”-故人情不失。 、 《礼记·表记》。注:“失其容止之节也。”-君子不失足于人。 、 《周礼·师氏》。注:“失,失礼者也。”-掌国中失之事。 、 魏泰《东轩笔录》-塞翁失马,今未足悲。 、 《孟子·公孙丑下》-失道者寡助。 、 《资治通鉴》-累官故不失州郡也。 、 《孟子·告子上》-此之谓失其本心。
【组词】
失状、 失脱、 失国、 失鉴、 失瞻、 失翁马、 失民、 失本、 失正、 失名、 失合、 失偶、 失鹿、 失道、 失众、 失柄
2. 【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