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8:19: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8:19:37
词汇“微显阐幽”是一个汉语成语,由四个字组成,每个字都有其独特的含义,组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富有哲理的表达。下面我将从各个方面对这个词汇进行深入分析。
“微显阐幽”字面意思是通过微小的迹象揭示深奥的道理。其中,“微”指微小、细微;“显”指显现、显示;“阐”指阐明、解释;“幽”指深奥、隐晦。这个成语强调通过细致的观察和深入的思考,从表面现象中发现并阐明深层次的真理或意义。
“微显阐幽”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但它体现了汉语中对细微之处的重视和对深奥道理的追求。在古代文献中,类似的表达方式已经出现,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逐渐被广泛接受和使用。
在**传统文化中,强调“知微见著”和“由表及里”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在哲学、文学和日常生活中都有所体现,“微显阐幽”正是这种思维方式的典型表达。
这个成语给人以深邃、智慧的联想,它鼓励人们通过细致的观察和深入的思考去发现事物的本质。在情感上,它可能激发人们对知识探索的渴望和对智慧的尊重。
在日常生活中,我常常用“微显阐幽”来提醒自己在解决问题时要细致入微,深入分析,而不是停留在表面现象。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微风轻拂,显露春意,
阐明心迹,幽深如海。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描绘微小细节的画面,如一片叶子的脉络,通过这些细节揭示大自然的奥秘。听觉上,可以联想到轻柔的音乐,如同细微的观察和深入的思考。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from the small to the great”或“from the little things to the big picture”,强调从小处着手,理解大局的思维方式。
“微显阐幽”这个成语在我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丰富了我的词汇量,还启发我在思考和表达时更加细致和深入。通过学和应用这个成语,我更加重视细节,并努力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和理解事物的深层含义。
夫《易》彰往而察来,而微显阐幽,开而当名,辨物正言,断辞则备矣。
晋·杜预《序》:“其~,裁成义类者,皆据旧例而发义,指行事以正褒贬。”
1.
【微】
(会意。从彳(chì);--(wēi)声。本义:隐秘地行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微,隐行也。 、 《左传·襄公十九年》-崔杼微逆光。
【组词】
微行
2.
【显】
(会意。从页(xié)从显,显亦声。今字从页,与人头有联系。本义:头上的装饰品)。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玉裁注:“头明饰者,冕弁充耳之类。”-显,头明饰也。
3.
【阐】
(形声。从门,单声。本义:开,打开)。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阐,开也。 、 唐·白居易诗-看山倚前户,待月阐东扉。
4.
【幽】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幽,从山,犹隐从阜,取遮蔽之意。”-幽,隐也。 、 《太玄·中》。注:“隐也。”-昆仑旁薄幽。 、 《周书·谥法》-雍遏不通曰幽。 、 唐·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以致其幽。
退隐;潜藏。
【引证】
《礼记》-幽居而不淫。 、 《战国策》-南阳之弊幽。
【组词】
幽隐、 幽士、 幽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