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6:10: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6:10:18
沐雨梳风 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沐浴在雨中,梳理于风中”。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人或事物在自然环境中经历风雨,接受自然的洗礼和考验,从而变得更加坚强和美好。
在文学作品中,沐雨梳风 常用来形容人物在逆境中成长,如:“他在逆境中沐雨梳风,终于成就了一番事业。” 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能不常用,但在描述个人经历或鼓励他人时,可能会用到。在专业领域,如环境科学或生态学中,这个成语可以用来描述植物或动物在自然环境中的适应过程。
同义词:
反义词:
沐雨梳风 的词源较为模糊,但可以推测它源自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人们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这个成语在古代文学中较为常见,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使用频率可能有所下降,但在现代汉语中仍被保留和使用。
在文化中,沐雨梳风** 体现了儒家思想中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精神,强调在逆境中不断自我提升和完善。在社会背景中,这个成语常被用来鼓励人们在困难面前不屈不挠,坚持到底。
沐雨梳风 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坚韧和积极向上的。它让我联想到那些在逆境中不断努力,最终取得成功的人。这个成语鼓励我在面对困难时保持乐观和坚持。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经在一次徒步旅行中体验到了沐雨梳风的感觉。那次旅行中遇到了连续的雨天,但我们依然坚持前行,最终到达目的地。这次经历让我深刻理解了沐雨梳风的精神。
诗歌:
在风雨中行走,
沐雨梳风,心自宽。
逆境中成长,
坚韧如山,志不凡。
视觉联想:想象一幅画面,一个人在雨中行走,风吹动他的衣角,他的表情坚定而从容。 听觉联想:可以是一首轻快的音乐,伴随着雨滴的声音和风的呼啸,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氛围。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 "weather the storm",意为“经受住风暴”,与沐雨梳风有相似的含义,都强调在逆境中的坚韧和成长。
沐雨梳风 这个成语在我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丰富了我的词汇量,还让我在面对困难时有了更积极的态度。通过学和使用这个成语,我更加理解了在逆境中坚持和成长的重要性。
农夫力田望秋至,沐雨梳风尽劳瘁。
1.
【沐】
(形声。从水,木声。本义:洗头发)。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沐,濯发也。 、 《诗·小雅·采绿》-予发曲局,薄言归沫。 、 《周礼·宫人》-共王之沐浴。 、 《左传》-沐则心覆。 、 《公羊传·隐公八年》-诸侯皆有汤沐之邑也。 、 《礼记·檀弓》-夫子助之沫椁。 、 《论衡·讥日》-且沐者,去首垢也,洗去足垢,盥去手垢,浴去身垢,皆去一形之垢,其实等也。 、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
【组词】
沐发、 沐澡、 沐濯、 沐芳、 沐巾、 沐盆、 栉风沐雨
2.
【雨】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下雨形。“雨”是汉字的一个部首,从“雨”的字都与“雨水”有关。本义:下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雨,水从云下也。 、 《易·小畜卦》-密云不雨。
3.
【梳】
(形声。从木,疏省声。本义:梳子)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梳,理发也。 、 《广雅》-梳,栉也。 、 《释名》-梳,言其齿疏也。 、 《新唐书·吴兢传》-朝有讽谏,犹发之有梳。
【组词】
木梳;梳枇、 梳掠、 梳行、 梳背、 梳掌
用梳整理头发。
【引证】
杨雄《长杨赋》-头蓬不暇梳。 、 《明史·洪钟传》-贼如梳,军如篦。 、 唐·杜牧《阿房宫赋》-绿云扰扰,梳晓鬟也。 、 清·袁枚《祭妹文》-予九岁,憩书斋,汝梳双髻,披单缣来,温《缁衣》一章。
【组词】
梳云、 梳裹、 梳沐、 梳雪、 梳栉
4.
【风】
比喻感化。
【引证】
《史记·平准书》-天子于是以式终长者,故尊显以风百姓。
【组词】
风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