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9:24: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9:24:10
夜勤 是一个汉语词汇,由“夜”和“勤”两个字组成。字面意思是在夜间进行的勤务或工作。基本含义指的是在夜晚工作或值班的行为。
“夜勤”一词在汉语中历史悠久,由“夜”表示时间,“勤”表示工作或努力,组合起来表示夜间的工作。在古代,夜勤可能更多指夜间巡逻或守卫的工作,而在现代,其应用范围更广,涵盖了各种夜间职业。
在现代社会,夜勤工作往往与辛苦、牺牲和责任感联系在一起。许多行业依赖夜勤人员来维持24小时运作,如医疗、交通、安保等。夜勤工作者常常需要面对生物钟的挑战,以及与家人社交时间的减少。
“夜勤”这个词可能让人联想到夜晚的宁静、孤独的工作环境,以及夜班工作者的不易。它也可能引发对那些在夜间默默付出的人的敬意和感激。
个人经历中,可能会有朋友或家人从事夜勤工作,他们的生活节奏与常人不同,需要特别的关心和支持。
在诗歌中,可以将“夜勤”融入描绘夜晚的宁静与工作的辛勤:
月光下,夜勤的身影
在寂静的街道上徘徊,
星辰见证了他们的努力,
夜风轻抚着他们的疲惫。
在英语中,“夜勤”可以对应为“night shift”或“night duty”,在不同的文化中,夜勤工作者的角色和挑战可能有所不同,但普遍存在的是对夜间工作的特殊要求和挑战。
“夜勤”这个词不仅仅描述了一种工作时间,它还承载了夜间工作者的辛勤、牺牲和对社会运作的贡献。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夜勤”这个词,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沟通和理解那些在夜间默默工作的人。
1.
【夜】
(形声。金文字形。从月,亦声。本义:从天黑到天亮的时间)。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夜,舍也。天下休舍也。 、 《广雅》-夜,暮也。 、 《周礼·鸡人》。注:“夜,夜漏未尽,鸡鸣时也。”-夜呼旦。 、 《左传·庄公七年》。疏;“夜者自昏至旦之总名。”-辛卯夜,恒星不见。 、 《周髀算经》-夜者阴。 、 《诗·卫风·氓》-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 《乐府诗集·木兰诗》-昨夜见军帖。 、 《世说新语·自新》-三日三夜。
2.
【勤】
(形声。右形,左声。本义:劳累,劳苦)。
尽力多做,不断地做。
【引证】
《说文》-勤,劳也。 、 《诗·周颂·赍》-文王既勤止。 、 《礼记·玉藻》。注:“执劳辱之事也。”-勤者,有事则收之。 、 《书·天逸》-厥父母勤劳稼穑。 、 《楚辞·天问》-何勤子屠母,而死兮竟地? 、 宋·司马光《训俭示康》-会数而礼勤。 、 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勤且艰若此。 、 《明史》-忧勤国事。 、 《国语·晋语》-好学而不勤问。 、 《论语·微子》-四体不勤。 、 《左传·僖公三十二年》-勤而无所。 、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昼夜勤作息。
【组词】
勤力得、 勤儿、 勤紧、 勤学、 勤勤、 勤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