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08:25: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8:25:04
寸进尺退 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前进一寸,后退一尺”,比喻进展非常缓慢,或者取得的进步很快就被抵消。这个成语强调了努力与成果之间的不平衡,通常用来形容做事效率低下或进展不顺利。
在文学作品中,寸进尺退 常用来描绘主人公在追求目标过程中的艰辛和挫折。在口语中,人们可能用这个成语来抱怨某项工作或计划的进展缓慢。在专业领域,如经济学或管理学中,这个成语可以用来描述效率低下的生产过程或项目管理。
同义词:
反义词:
寸进尺退 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明确,直接来源于其字面意思。在古代,寸和尺都是长度单位,寸比尺小,因此这个成语形象地表达了进展与退步的不平衡。在语言演变中,这个成语保持了其原始意义,没有发生大的变化。
在文化中,寸进尺退** 反映了人们对效率和成果的重视。在社会背景中,这个成语常被用来批评那些效率低下或管理不善的组织或个人。
这个成语给人带来的情感反应通常是沮丧和无奈。它让人联想到努力工作却看不到成果的挫败感,以及对未来进展的不确定性。
在个人经历中,我曾经在一个长期项目中感到寸进尺退,每次我们似乎接近目标时,总会有新的挑战出现,让我们不得不重新开始。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岁月如梭,寸进尺退,
梦想的彼岸,何时能至?
每一次努力,似乎都化为泡影,
但心中的火焰,永不熄灭。
寸进尺退 可以联想到一幅画面:一个人在沙漠中艰难前行,每走一步都似乎被风沙推回两步。在听觉上,可以联想到沉重的脚步声和风沙的呼啸声。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 "two steps forward, one step back",意思相近,但不如 寸进尺退 那样形象和富有诗意。
寸进尺退 这个成语深刻地反映了努力与成果之间的不平衡,它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提醒我们,有时候进步并不总是线性的,我们需要耐心和坚持。这个成语在不同语境中的应用展示了其广泛的适用性和深刻的内涵。
不敢进寸而退尺。
~,卒无所成。
1.
【寸】
(指事。小篆字形,从又,从一。“又”象手形,“一”指下手腕一寸之处。“寸”是汉字部首之一,从“寸”的字往往与“手”有关。本义:中医切脉,称距离手腕一寸长的部位为“寸口”,简称“寸”)。
【组词】
寸田、 寸关尺
长度单位, 1/10尺为一寸,古代计量长度单位的标准不同,寸的具体数值也有差异。
【引证】
《后汉书·列女传》-一丝而累,以至于寸,累寸不已,遂成丈匹。
2.
【进】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是“隹”,象小鸟形,下面是“止”(趾)。鸟脚只能前进不能后退,故用以表示前进。本义:前进,与“退”相对)。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进,登也。 、 《易·说卦》-巽为进退。 、 《诗·大雅·桑葇》-进退维谷。 、 《周礼·大司马》-徒衔枚而进。 、 《礼记·表记》-君子三揖而进。 、 《韩非子·外储说右下》-进则引之,退则策之。 、 《史记·魏公子列传》-进兵击秦军。 、 《资治通鉴》-以次俱进。 、 、 明·魏禧《大铁椎传》-贼环而进。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猱进鸷击。
【组词】
迈进、 奋进、 进不来出不去、 进旅退旅、 进退中绳
3.
【尺】
(指事。小篆,从尸,从乙。“尸”象人卧的形象。“乙”是个标识,周制寸、咫、尺、仞、寻、常诸度,皆以人之体为法。本义:十寸)。
同本义,量词。长度单位。
【引证】
《说文》-尺,十寸也。人手却十分动脉为寸口。十寸为尺,所以指斥规榘事也。
4.
【退】
(会意。小篆字形。从彳,从日,从攵。彳(chì),小步。攵(suī),足的反写。本义:向后走,后退)。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退,卻也。 、 《仪礼·聘礼》-宾三退负序。 、 《仪礼·乡射礼》-主人少退。 、 《礼记·玉藻》-待坐则必先退席。 、 《孙子·谋政》-不可以退而谓之退。 、 明·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暑为之退。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攻一时敌退。 、
【组词】
退到院子里;他往后退了几步;退缩、 退生、 退厅、 退藏于密、 退殿、 退出战斗;退罢、 退散、 退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