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3:26: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3:26:27
“借酒浇愁”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借助饮酒来排解忧愁。这个成语通常用来描述人们在遇到困难或心情不佳时,通过饮酒来暂时忘却烦恼或缓解情绪的行为。
“借酒浇愁”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但它反映了古代文人士大夫在面对挫折时的一种常见行为。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文学作品和日常交流中,成为表达情绪低落时行为的一个固定表达。
在**传统文化中,饮酒常常与诗酒风流、豪放不羁的形象联系在一起。然而,“借酒浇愁”更多地反映了人们在面对现实困境时的一种消极应对方式,这在现代社会中仍然普遍存在。
这个成语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复杂的,既有对人们脆弱一面的同情,也有对这种消极应对方式的担忧。它让我联想到孤独、无助和逃避现实的情境。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见过朋友在失恋后借酒浇愁,虽然短期内似乎有所缓解,但长期来看并没有真正解决问题。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夜深人静时,借酒浇愁,醉眼朦胧中,往事如烟。”
结合图片,我可能会想到一个人独自坐在昏暗的酒吧里,手中拿着酒杯,眼神迷离。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酒吧的背景音乐,低沉而忧郁。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drown one's sorrows”,意思是通过饮酒来忘却烦恼,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核心含义相似。
“借酒浇愁”这个成语深刻地揭示了人们在面对困境时的一种常见心理和行为反应。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它不仅丰富了我们的词汇,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描述人类的情感世界。
只恁以酒浇愁,愁不能遣,而且日增。
龟井的文章,立意的大部分是在给他们国内的人看的,当然不免有'~'的气味。
1.
【借】
(形声。从人,昔声。本义:借,借进,借出)。
借进。
【引证】
《说文》。朱骏声曰:“即藉字之转注。古只作藉。”-借,假也。 、 《广韵》-借,假借也。 、 《晋书·阮裕传》-借无不给。 、 宋·王安石《伤仲永》-借旁近与之。 、 清·袁枚《黄生借书说》-允修借书。 、 、 、
【组词】
求借、 挪借、 借当、 借当头、 借典
2.
【酒】
(会意。从水,从酉(yǒu)。“酉”本义就是酒。“酉”亦兼表字音。本义:用高粱、大麦、米、葡萄或其他水果发酵制成的饮料)。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酒,就也。所以就人性之善恶。 、 《礼记·曲礼》-酒曰清酌。 、 《礼记·乐记》-酒食者,所以令欢也。 、 《礼记·射义》-酒者所以养老也,所以养病也。 、 《汉书·食货志》-酒,百乐之长。又,酒者,天下之美禄。 、 《论语·子罕》-不为酒困。
【组词】
酒肆、 酒水、 酒生、 酒务
3.
【浇】
(形声。从水,尧声。本义:沃灌,灌溉)。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浇,沃也。 、 李贺《浩歌》-有酒唯浇赵州土。 、 欧阳修《洛阳风俗记》-浇花亦自有时。
【组词】
浇花、 浇溉、 浇沃
4.
【愁】
(形声。从心,秋声。字亦作“愀”。本义:忧虑,发愁)。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愁,忧也。 、 《礼记·哀公问》-孔子愀然作色而对。 、 《荀子·脩身》-见善愀然。 、 《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哀而不愁,乐而不荒。 、 李白《菩萨蛮》-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 辛弃疾《菩萨蛮》-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胡。 、 李白《秋浦歌》-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 高适《别董大》-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组词】
不愁吃,不愁穿;愁坐、 愁思、 愁绝、 愁怀勃勃、 愁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