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5:10: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5:10:01
“履祚”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登上皇位,即即位。其中,“履”意为踏、登,“祚”指皇位、帝位。因此,“履祚”合起来就是指登基,开始执政。
在文学作品中,“履祚”常用于描述历史,特别是即位的庄严时刻。在口语中,这个词汇较少使用,因为它具有较强的文言色彩和历史特定性。在专业领域,如历史学、政治学中,“履祚”可能被用来精确描述**的即位过程。
这些同义词在细微差别上可能体现在语境和语气的正式程度上,而反义词则指与即位相反的行为,如**主动或被迫放弃皇位。
“履祚”源自古代汉语,其使用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文献和史书中。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的使用频率可能有所下降,但在描述历史时仍保持其精确性和庄严感。
在传统文化中,的即位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国家大事,象征着天命的转移和新政权的开始。因此,“履祚”这个词汇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和社会意义,反映了古代社会的等级制度和皇权观念。
对于我来说,“履祚”这个词汇带有一种庄严和历史的沉重感。它让我联想到古代宫廷的仪式和服饰,以及**即位时的盛大场面。这种词汇的使用往往伴随着对历史的尊重和对传统的维护。
在我的生活中,虽然不常直接使用“履祚”这个词汇,但在阅读历史书籍或观看历史剧时,这个词汇的出现总能让我更加深刻地感受到历史的厚重和皇权的威严。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履祚”:
金殿辉煌映日光,
新帝履祚显威严。
万民齐呼庆盛世,
千古流传此辉煌。
想象一幅画面:金碧辉煌的宫殿中,新帝身着龙袍,缓缓登上宝座,群臣跪拜,钟鼓齐鸣。这样的场景结合了视觉的庄严和听觉的宏大,完美地诠释了“履祚”的含义。
在其他文化中,如英国的君主即位,可能使用“coronation”(加冕)这一词汇,虽然与“履祚”在意义上相似,但具体仪式和象征可能有所不同。
通过对“履祚”这个词汇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它在描述历史*中的精确性和文化价值。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这样的专业词汇不仅能丰富我的词汇量,还能帮助我更准确地理解和传达历史和文化信息。
1.
【履】
(会意。小篆字,从尸,即人;从彳(chì),表示与行走有关。履在战国以前一般只作动词用。一般用“屦”称鞋子。用“鞋”是唐以后的事了。本义:践踏)。
同本义。
【引证】
《易·坤》-履霜,履虎尾。 、 《诗·魏风·葛屦》-可以履霜。 、 《礼记·玉藻》-履蒯席。 、 清·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地履其黄。 、 《庄子·养生主》-足之所履。
【组词】
履危、 履亩、 履虎尾、 履迹、 履霜、 涉水如履平地;履冰、 履冰狐、 履坦、 履虚、 履薄行走
2.
【祚】
(形声。从示,乍声。本义:福;福运)。
同本义。
【引证】
《国语》-若能类善物,以混厚民人者,必有章誉蕃育之祚。 、 《红楼梦》-今当祚永运隆之日,太平无为之世。 、 《隋唐演义》-真主已出,隋祚不长。
【组词】
祚长、 祚薄、 祚土、 祚胤、 祚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