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23:28: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23:28:54
“玉山将崩”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玉山将要崩塌”。玉山在**文化中常常象征着稳固、高贵和永恒,因此这个词汇通常用来比喻某种稳固或高贵的事物即将崩溃或遭遇重大危机。
在文学作品中,“玉山将崩”常用来形容国家的衰败、王朝的覆灭或某个重要人物的死亡。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被用来形容某个看似稳固的组织或关系即将瓦解。在专业领域,如地质学,这个词汇可能被用来描述山体的实际崩塌。
同义词“大厦将倾”和“金城汤池将破”都形容稳固的事物即将崩溃,但“玉山将崩”更强调高贵和永恒的象征。反义词则强调稳固和不可动摇。
“玉山将崩”这个词汇可能源自古代对玉山的神话和崇拜。玉山在传统文化中被视为神圣和不可侵犯的象征,因此当用它来比喻崩溃时,强调了崩溃的严重性和不可逆性。
在**文化中,玉山常常与帝王、贵族和永恒联系在一起。因此,“玉山将崩”这个词汇在描述国家或王朝的衰败时,不仅仅是一个比喻,还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和社会意义。
这个词汇带给人的情感反应通常是沉重和哀伤的,因为它暗示了某种美好或稳固的事物的终结。联想可能包括历史的变迁、王朝的更迭以及个人或集体的重大损失。
在个人生活中,这个词汇可能被用来形容某个长期稳固的关系或状态的终结,如一段婚姻的破裂或一个长期工作的失去。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玉山将崩,星辰陨落,旧梦破碎,新晨未至。”
视觉上,可以联想
嵇叔夜之为人也,岩岩若孤松之独立;其醉也,傀俄若玉山之将崩。
1.
【玉】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一根绳子,串着一些玉石。“玉”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温润而有光泽的美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玉,石之美者,有五德,润泽以温,仁之方也… 、 《礼记·曲记》。疏:“玉谓佩也。”-君无故玉不去身。 、 《虞书》。郑注:“执之曰瑞,陈列曰玉。”-五玉。 、 《周礼·王府》-王齐则共食玉。 、 《书·洪范》-惟辟玉食。 、 《左传》-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组词】
玉情儿、 玉墀、 玉阙、 玉虚、 玉树、 玉砚、 玉雕、 玉栏
2.
【山】
(象形。甲骨文和金文字形,象山峰并立的形状。“山”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地面上由土石构成的隆起部分)。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山,土有石而高。 、 《国语·周语》-山,土之聚也。 、 《左传·昭公四年》-山人取之。 、 《礼记·明堂位》-夏后代山。 、 《列子·汤问》-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 、 《诗·小雅·天保》-如山如阜,如冈如陵。 、 《荀子·赋》-生于山阜,处于室堂。 、 《书·旅獒》-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 陆游《游山西村》-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组词】
山霭、 山灵、 山阿、 山岩、 山隈、 山啜、 山落、 山孤钉、 山头、 山长、 山主、 山观、 山关
3.
【将】
愿;请求。用来表示礼貌上的尊敬。
【引证】
《诗·卫风》-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4.
【崩】
(形声。从山,朋声。本义:山倒塌)。
同本义。
【引证】
《左传·成公五年》-梁山崩。
【组词】
山崩地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