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9:48: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19:48:55
玉屑:字面意思是指玉石的碎屑或粉末。在汉语中,它通常用来比喻珍贵而细小的东西,或者形容事物的精华部分。
玉屑的词源较为直接,由“玉”和“屑”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汉语中,玉一直被视为珍贵的象征,而“屑”则指碎末。随着时间的推移,玉屑逐渐被用来比喻各种珍贵而细小的东西。
在**文化中,玉具有极高的地位,象征着美德和尊贵。因此,玉屑作为玉的碎末,也承载了这种文化内涵,常被用来形容事物的精华或珍贵部分。
玉屑给我的情感反应是精致和珍贵。它让我联想到细腻的工艺和精心的雕琢,以及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欣赏。
在我的生活中,玉屑这个词曾在一次参观玉石博物馆时被提及,用来形容那些精细的玉石雕刻作品的细节之美。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玉屑:
玉屑飘洒在晨曦中,
每一粒都闪烁着光芒。
它们是时间的精华,
在岁月的长河里,
静静地诉说着古老的故事。
玉屑的视觉联想是细腻的玉石粉末,闪烁着柔和的光泽。听觉联想可能是轻柔的摩擦声,如同细小的玉石碎片在轻轻碰撞。
在其他文化中,如日本,玉(たま)也具有类似的珍贵象征意义。然而,玉屑这个词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需要根据具体语境进行翻译。
玉屑这个词在汉语中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它不仅形容了物质的珍贵和精致,也反映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欣赏。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恰当使用这样的词汇,能够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增强语言的细腻度和深度。
1.
【玉】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一根绳子,串着一些玉石。“玉”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温润而有光泽的美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玉,石之美者,有五德,润泽以温,仁之方也… 、 《礼记·曲记》。疏:“玉谓佩也。”-君无故玉不去身。 、 《虞书》。郑注:“执之曰瑞,陈列曰玉。”-五玉。 、 《周礼·王府》-王齐则共食玉。 、 《书·洪范》-惟辟玉食。 、 《左传》-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组词】
玉情儿、 玉墀、 玉阙、 玉虚、 玉树、 玉砚、 玉雕、 玉栏
2.
【屑】
(形声。从尸,肖声。本义:碎末) 同本义。
【引证】
《晋书·陶侃传》-时造船,木屑及竹头悉令举掌之。
【组词】
米屑;屑涕、 屑候
研成碎末。
【引证】
《新唐书》-客至,屑槟榔、龙脑、香蛤以进。
【组词】
屑玉、 屑没、 屑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