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5:04: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5:04:28
“玉岫”是一个汉语词汇,由“玉”和“岫”两个字组成。其中,“玉”通常指美玉,象征着珍贵和美好;“岫”指山峰或山岭。因此,“玉岫”字面意思是指像玉一样美丽的山峰或山岭,常用来形容山景的秀美和壮丽。
在文学作品中,“玉岫”常被用来描绘自然景观,尤其是山水的美丽。例如,在古诗词中,诗人可能会用“玉岫”来形容远处的山峰,赋予其一种超凡脱俗的美感。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但在描述自然风光或进行文学创作时,它是一个富有诗意的表达。
“玉岫”的词源较为古典,源自**古代文学和诗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的使用逐渐集中在文学创作和特定的文化语境中,成为一种富有文化底蕴的表达方式。
在文化中,山和水被视为自然界的两大元素,常常被赋予深厚的文化意义。“玉岫”作为对山的美丽描述,体现了人对自然美的追求和崇尚。
“玉岫”这个词汇给人以高贵、纯净和宁静的情感联想。它让人想到远离尘嚣的自然美景,带来一种心灵的宁静和愉悦。
在个人的旅行经历中,如果遇到特别美丽的山景,我可能会用“玉岫”来形容,以此表达我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敬畏。
在诗歌创作中,我可以这样使用“玉岫”:
晨曦初照玉岫间,
云雾缭绕似仙山。
心随景动忘尘世,
只愿长留此境边。
想象一幅画面:晨光中的山峰被*雾环绕,山峰的轮廓在光影中显得格外柔和,仿佛是由玉石雕琢而成。这样的景象会让人联想到宁静的乐曲,如古筝或笛子的悠扬旋律。
在其他文化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玉岫”的词汇,但类似的表达如“翡翠山”(Emerald Hills)等,也可以传达类似的美丽山景的意象。
“玉岫”这个词汇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描述,也承载了*传统文化中对自然美的崇尚和赞美。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词汇,可以丰富我们的语言表达,增添文学和艺术的魅力。
1.
【玉】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一根绳子,串着一些玉石。“玉”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温润而有光泽的美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玉,石之美者,有五德,润泽以温,仁之方也… 、 《礼记·曲记》。疏:“玉谓佩也。”-君无故玉不去身。 、 《虞书》。郑注:“执之曰瑞,陈列曰玉。”-五玉。 、 《周礼·王府》-王齐则共食玉。 、 《书·洪范》-惟辟玉食。 、 《左传》-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组词】
玉情儿、 玉墀、 玉阙、 玉虚、 玉树、 玉砚、 玉雕、 玉栏
2.
【岫】
(形声。从山,由声。本义:山穴)。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岫,山穴也。 、 《尔雅》-山有穴曰岫。 、 左思《吴都赋》-王鲔岫居。 、 《西游记》-崖深岫险,云生岭上。 、 辛弃疾《添字浣溪沙》-山上朝来云出岫,随风一去未曾回。
【组词】
岫居、 岫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