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1:49: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1:49:33
外观:指物体或事物的外部形象、外表或外在特征。它通常涉及颜色、形状、大小、设计等方面的视觉表现。
外观一词由“外”和“观”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汉语中,“外”指外部,“观”指观察或景象。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逐渐演变为指代物体或事物的外部特征。
在许多文化中,外观被赋予了重要的社会意义。例如,在某些社会中,外观被视为个人身份和社会地位的象征。
外观这个词常常引发人们对美的追求和对事物第一印象的思考。它可能让人联想到时尚、设计、艺术等领域。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根据外观来选择商品或评价他人。例如,在购物时,产品的外观往往是决定购买的关键因素之一。
在诗歌中,外观可以被用来创造视觉意象:
月光洒在古老的建筑上, 它的外观在夜色中显得格外神秘。
结合图片,外观可以让人联想到各种美丽的风景或设计精美的物品。结合音乐,外观可能让人联想到某种风格的音乐,如古典音乐中的优雅外观。
在不同语言中,外观的对应词汇可能有所不同,但其核心意义相似。例如,英语中的“appearance”和法语中的“apparence”都指代外部形象。
外观是一个多功能的词汇,它在不同的语境和文化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了解和掌握这个词汇,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表达和理解事物的视觉特征,提升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意识。
1.
【外】
(会意。从夕,从卜。通常在白天占卜,如在夜里占卜,表明边疆(外)有事。又有人说,因为要在外过夜,故要卜问吉凶。本义:外面;外部)。
同本义。与“内”或“里”相对。
【引证】
《说文》-外,远也。 、 《礼记·曲礼》-凡卜筮日旬之外曰远。 、 《周礼·考工记·梓人》-外骨内骨。 、 唐·白居易《卖炭翁》-夜来城外一尺雪。 、 宋·苏轼《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两枝。 、 宋·周敦颐《爱莲说》-中通外直。 、 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身外即战场。
【组词】
外户、 外祟、 外槨、 外好里枒槎、 外藩、 外廓、 外见、 外求、 外舍
2.
【观】
古代天子、诸侯宫门外张示法令的地方。同“阙”。
【引证】
《尔雅·释宫》郭璞注:“孙炎曰:‘宫门双阙,旧章悬焉,使民观之,因谓之观。’”。-观谓之阙。 、 《礼记·礼运》-出游于观之上。 、 《后汉书·班固传·典引》-是以凤凰来信,集羽族于观阙,肉角驯毛宗于外囿。
【组词】
观阙、 观魏
台榭。
【引证】
《左传·哀公元年》-宫室不观,舟车不饰。 、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大王见臣列观。 、 宋·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若稍饰以楼观亭榭,与江山相发挥,自当高出金山之上矣。
【组词】
观台、 观榭、 观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