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1:27: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1:27:25
内情:指内部的情况、真相或细节,通常是指不为外人所知的、隐藏在表面之下的信息。
“内情”一词由“内”和“情”组成,“内”指内部,“情”指情况或情感。在古代汉语中,“内”常用于指代内部或内心,而“情”则广泛用于指代情况或情感。随着时间的推移,“内情”逐渐被用来指代不为外人所知的内部情况。
在**文化中,“内情”常与“面子”文化相关联,因为人们往往不愿意公开内部的问题或矛盾,以维护表面的和谐。
“内情”一词往往带有一种神秘和好奇的情感,因为它涉及未知的、隐藏的信息。这种情感可能激发人们探索和了解真相的欲望。
在工作中,了解公司的内情对于做出正确的决策至关重要。例如,了解竞争对手的内情可以帮助制定更有效的策略。
诗歌:
在表面的平静下,
内情如暗流涌动,
揭开一层层的面纱,
真相在深处等待。
在英语中,“内情”可以对应为“insider information”或“inside story”,这些词汇在不同文化中都有类似的含义和用法。
“内情”是一个非常有用的词汇,它帮助我们理解和探索隐藏在表面之下的真相。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和运用这个词汇可以增强我们对复杂情况的洞察力和表达能力。
1.
【内】
里面。与“外”相对。
【引证】
明·袁宏道《满井游记》-一室之内。 、 《世说新语·雅量》-郗犹在帐内。 、 《世说新语·贤媛》-东海家内则郝夫人之法,亲陵家内范钟夫人之礼。 、 宋·沈括《梦溪笔谈·活板》-一板内有重复。 、 清·姚鼐《登泰山记》-数里内无树。
【组词】
海内;关内;内牵
指某一群体或某一物体的中间。常指国内或朝廷内。
【引证】
《论语·季氏》-动干戈于邦内。 、 汉·贾谊《过秦论》-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内,名词作状语,译时加介词“对”,为“对内”。) 、 诸葛亮《出师表》-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 《三国志·诸葛亮传》-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
【组词】
内叛、 内患、 内事、 内睦、 内噬、 内寇
2.
【情】
(形声。从心,青声。本义:感情)。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情,人之阴气有欲者也。 、 《礼记·礼运》又-何谓人情?喜怒哀惧爱恶欲七者,弗学击能。 、 、 《易·系辞》。虞注:“情阳也。”-情伪相感。 、 《白虎通·情形》-情者,阴之化也。 、 《荀子·正名》-情者,性之质也。 、 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天若有情天亦老。 、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览物之情 、 清·黄宗羲《原君》-情所欲居。 、
【组词】
情熟、 情款、 情悃、 情热、 情肠、 情悰、 无情、 友情、 情交、 情好、 情志、 情思、 情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