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9:13: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9:13:18
词汇“掣制”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可能是一个较为生僻或古旧的词汇。根据字面意思,“掣”有牵引、拉动的意思,“制”则有控制、制约的意思。结合起来,“掣制”可以理解为通过牵引或拉动的方式进行控制或制约。
“掣制”的基本含义是通过某种力量或手段对事物进行控制或限制,使其按照既定的方向或规则行事。
在文学作品中,“掣制”可能用来形容某种力量对人物或**的控制,如命运的掣制、权力的掣制等。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但在某些专业领域,如机械工程或物理学中,可能会用来描述通过牵引力进行控制的过程。
“掣制”可能源自古代汉语,其中“掣”字在古代文献中常有牵引、拉动的意思,而“制”字则一直有控制、制约的含义。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的使用频率可能有所下降,但在某些特定的语境中仍然保留其原有的意义。
在某些文化或社会背景下,“掣制”可能被用来形容权力结构中的控制机制,如政府对媒体的掣制、上级对下级的掣制等。
“掣制”这个词可能带有一种强制和限制的意味,给人以束缚和压抑的感觉。在某些情况下,它也可能引发对自由和解放的渴望。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不太会直接使用“掣制”这个词,但在讨论权力、控制或限制的话题时,可以借用其含义来表达相关概念。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命运的绳索,无声掣制,牵引着人生的轨迹,无声无息。”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描绘牵引或拉动的画面,如绳索牵引着船只或车辆。在音乐中,可能会联想到某种沉重或压抑的旋律,象征着被掣制的感觉。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完全对应“掣制”的词汇,但可以通过描述牵引和控制的概念来表达相似的意思。
“掣制”这个词虽然不常见,但它提供了一种描述控制和限制的独特方式。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丰富地表达复杂的概念和情感。
1.
【掣】
(形声。从手,制声。本义:牵引,拉)。
同本义。
【引证】
《经典释文》-掣,拽也。 、 《易·睽》-见舆曳,其牛掣。 、 袁宏道《雪夜感怀同黄道元作》-流火掣空飞。 、 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组词】
掣后腿;掣手;掣脱、 掣撰
2.
【制】
制、製本同一词,后来分化,“製”用于具体的制 造,“制”且于抽象的制作。(会意。小篆字形,左边是“未”,右为刀。“未”即有滋味,乐于裁制。本义:裁断;制作)。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制,裁也。 、 《淮南子·主术》-贤主之用人也,犹巧工之制木也。 、 《诗·豳风·东山》-制彼裳衣。 、 《孟子》-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
【组词】
制割、 制义、 轧制;机制;仿制;自制;试制;研制、 配制;提制、 精制;中国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