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4:33: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4:33:35
比例尺:比例尺是一个测量工具或图形表示,用于在地图、图纸或其他缩小的表示中保持实际尺寸与表示尺寸的比例关系。它通常以分数或比率的形式表示,如1:50,000,意味着地图上的1单位长度代表实际地面的50,000单位长度。
比例尺一词源自拉丁语“scala”(梯子),后来演变为英语中的“scale”,在中文中则结合了“比例”和“尺”的概念,形成了“比例尺”这一词汇。
在不同的文化和历史时期,比例尺的使用和理解可能有所不同。例如,在古代,地图和图纸的比例尺可能不如现代精确,但随着技术的发展,比例尺的精确性和重要性逐渐增加。
比例尺可能让人联想到精确性、规划和细节。它代表了人类对精确度和比例的追求,以及在设计和规划中的严谨态度。
在日常生活中,比例尺可能用于规划家居布局、绘制花园设计图或制作手工艺品。例如,在设计一个书架时,使用比例尺可以帮助确保每个部分的大小和位置都符合预期。
在诗歌中,比例尺可以被用作比喻,描述时间的流逝或人生的阶段:
岁月如比例尺, 一寸光阴一寸金。 人生图纸, 绘出每一寸珍贵。
比例尺可能让人联想到精确的线条和图形,以及在绘图时的专注和细致。视觉上,它可能与清晰的线条和精确的标记相关联。听觉上,可能与绘图时的铅笔摩擦声或尺子敲击声相关联。
在不同语言中,比例尺的词汇和概念可能有所不同。例如,在法语中,比例尺被称为“échelle”,在德语中被称为“Maßstab”。尽管词汇不同,但概念和用途在不同文化中是相似的。
比例尺是一个重要的词汇,它不仅在专业领域中至关重要,也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它代表了精确性和比例的概念,是人类对细节和规划追求的体现。在学习语言和表达时,理解和正确使用比例尺这一词汇,对于提高沟通的精确性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1.
【比】
(会意。从二匕,匕亦声。甲骨文字形,象两人步调一致,比肩而行。它与“从”字同形,只是方向相反。《说文》:“二人为从,反从为比。”本义:并列;并排)。
同本义。
【引证】
《诗·小雅·六月》-比物四骊。 、 《尔雅·释鸟》-南方有比翼鸟焉,不比不飞,其名谓之鹣鹣。 、 《史记·天官书》-危东六星,两两相比曰司空。 、 《周礼·世妇》。注:“次也。”-比其具。 、 《周礼·田仆》-及献比禽。 、 《孟子·滕文公上》-子比而同之,是乱天下也。 、 《战国策·燕策》-比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 、 《聊斋志异·促织》-纳比笼中。
【组词】
比肩、 比物、 比集、 比缀
2.
【例】
(形声。从人,列声。本义:比照)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礼记服问:上附下附,列也。公别比例之义。古只作列,此字后出。-例,比也。 、 元·刘壎《隐居通议·欧阳公》-举此以例其余。
【组词】
溯古例今;以此例比
类;列。
【引证】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扬州城下进退不由,殆例送死。
【组词】
不在此例;例及、 例侪
3.
【尺】
(指事。小篆,从尸,从乙。“尸”象人卧的形象。“乙”是个标识,周制寸、咫、尺、仞、寻、常诸度,皆以人之体为法。本义:十寸)。
同本义,量词。长度单位。
【引证】
《说文》-尺,十寸也。人手却十分动脉为寸口。十寸为尺,所以指斥规榘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