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0:07: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0:07:50
“指雁为羹”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把天上的雁指着说成是羹汤。这个成语用来比喻不切实际的空想或虚妄的幻想,形容人贪图不切实际的利益或期望过高。
在文学作品中,这个成语常用来讽刺那些不切实际的幻想者。在口语中,人们可能用它来告诫他人不要有不切实际的期望。在专业领域,如经济学或管理学中,这个成语可以用来批评那些制定不切实际目标的策略。
同义词:画饼充饥、望梅止渴
反义词:脚踏实地、实事求是
“指雁为羹”这个成语的来源不详,但它反映了古代人们对不切实际幻想的批判态度。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使用逐渐固定下来,成为表达类似概念的常用语。
在**传统文化中,务实和实际是受到推崇的品质。因此,“指雁为羹”这个成语在社会中常被用来批评那些不切实际的幻想者,强调实际操作和现实考量。
这个成语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警示和提醒。它让我联想到那些不切实际的计划和幻想,提醒我在制定目标和计划时要考虑实际情况。
在我的职业生涯中,我曾遇到过一些同事对项目有不切实际的期望,结果导致项目失败。这时,我会用“指雁为羹”这个成语来提醒他们要更加务实。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梦想若指雁为羹,
现实如脚踏实地。
两者之间寻平衡,
方能成就心中志。
在视觉上,我可以想象一个人指着天空中的雁,却幻想它们是美味的羹汤。在听觉上,这个成语可能让我联想到一个严肃的声音在告诫他人不要有不切实际的幻想。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chasing rainbows”,意指追求不切实际的梦想。这个表达在西方文化中也用来批评那些不切实际的幻想者。
“指雁为羹”这个成语在汉语中是一个非常有用的表达,它帮助我们批评和提醒那些不切实际的幻想。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这个成语是一个重要的工具,帮助我更准确地表达对不切实际幻想的批评态度。
假相期不志诚,恰便似~。
1.
【指】
手指。手掌的五个终端部分之一。
【引证】
《说文》-指,手指也。 、 《庄子·骈拇》-骈拇枝指。 、 《荀子·儒效》-是犹伛身而好升高也,指其顶者愈众。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指如削葱根。 、 唐·白居易《卖炭翁》-两鬓苍苍十指黑。 、 明·归有光《项脊轩志》-以指叩门。 、 《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
【组词】
指下、 伸手不见五指;屈指可数;指甲,指爪、 指尺、 指掌、 指语
足指也叫做指。
【引证】
《史记·高祖本纪》-乃扪足曰:“虏中吾指。”
2.
【雁】
(形声。从隹(zhuī),从人,厂(hǎn)声,隹,短尾鸟。厂,石山之涯岩,也有表意作用。本义:鸟名)。
鸟类的一属,形状略像鹅,颈和翼较长,足和尾较短,羽毛淡紫褐色,善于游泳和飞行。
【引证】
《说文》-雁,雁鸟也。 、 《仪礼·士昏礼》-纳采纳吉,请期皆用雁。 、 《仪礼·士相见礼》-下大夫相见以雁。 、 唐·杜甫《遣兴五首》-朔风飘胡雁,惨澹带沙砾。
【组词】
雁塔题名、 雁杳鱼沉、 雁天、 雁户、 雁奴、 雁字、 雁臣
3.
【为】
(爲字的本义是母猴。象形。按字,从爪,下象形。古文象两母猴相对形)。
帮助;佑助。
【引证】
《诗·大雅·凫鷖》-福禄来为。
【组词】
为虎添
4.
【羹】
(会意。从羔,从美。古人的主要肉食是羊肉,所以用“羔”“美”会意,表示肉的味道鲜美。用肉或菜调和五味做成的带汁的食物。《说文》:“五味和羹。”按:上古的“羹”,一般是指带汁的肉,而不是汤。“羹”表示汤的意思,是中古以后的事情)。
调和五味的汤。
【引证】
《孟子·告子上》-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 《左传·隐公元年》-(颖考叔)对曰:“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请以遗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