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3:05: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3:05:49
词汇“两雁随车”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常用的成语或词汇。根据字面意思,可以理解为“两只大雁跟随车辆”。这个词汇可能来源于古代文学或诗歌中,用来形容某种景象或表达某种情感。由于这个词汇的特殊性和不常见性,以下分析将基于其可能的文学背景和象征意义进行。
“两雁随车”字面意思是指两只大雁跟随车辆飞行或移动。这个词汇可能用来描绘一种和谐、追随或陪伴的场景。
在文学语境中,“两雁随车”可能被用来象征忠诚、陪伴或旅途中的伴侣。在口语或日常交流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除非是在特定的文学讨论或引用中。
由于“两雁随车”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演变不太明确。可能源自古代文人的创作,用以表达特定的情感或景象。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大雁常被用来象征忠诚和伴侣关系,因为它们在迁徙时总是成群结队,很少单独行动。因此,“两雁随车”可能在某些文学作品中被用来强调这种忠诚和伴侣关系。
这个词汇可能给人带来温馨、和谐和陪伴的情感联想。它可能让人想到旅途中的伴侣,或是生活中不变的陪伴者。
由于这个词汇的不常见性,个人应用可能较少。但如果在一个文学讨论或创作中,可以使用这个词汇来增添文学色彩和深度。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晨曦微露,两雁随车,穿越古道,伴我同行。”
视觉上,可以想象两只大雁在蓝天中跟随一辆缓缓行驶的车辆,形成一幅和谐的画面。听觉上,可能联想到大雁的叫声和车轮滚动的声音。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象征可能使用不同的动物或景象来表达,例如西方文化中的鸽子象征和平和爱。
“两雁随车”作为一个不太常见的词汇,其主要价值在于文学和象征意义。它提供了一种表达忠诚和陪伴的美丽方式,尽管在日常语言中不常用,但在文学创作和讨论中具有一定的价值。
1.
【两】
(会意。从一,兩平分。兩亦声。本义:二十四铢为一两)。
同本义 16两为1斤。今市制折合国际单位制0。05千克,十钱一两,十两一斤。
【引证】
《说文》-两,二十四铢为一两。 、 《汉书·律历志上》-衡权…本起于黄钟之重。一龠容千二百黍,重十二铢,两之为两,二十四铢为两,十六两为斤。…两者,两黄钟律之重也。
2.
【雁】
(形声。从隹(zhuī),从人,厂(hǎn)声,隹,短尾鸟。厂,石山之涯岩,也有表意作用。本义:鸟名)。
鸟类的一属,形状略像鹅,颈和翼较长,足和尾较短,羽毛淡紫褐色,善于游泳和飞行。
【引证】
《说文》-雁,雁鸟也。 、 《仪礼·士昏礼》-纳采纳吉,请期皆用雁。 、 《仪礼·士相见礼》-下大夫相见以雁。 、 唐·杜甫《遣兴五首》-朔风飘胡雁,惨澹带沙砾。
【组词】
雁塔题名、 雁杳鱼沉、 雁天、 雁户、 雁奴、 雁字、 雁臣
3.
【随】
(形声。从辵(chuò))。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隨,从也。 、 《易·杂卦》-隨无故也。 、 《书·禹贡》-隨山刊木循也。 、 《诗·大雅·民劳》-无纵诡隨。 、 《仪礼·聘礼》。注:“不并行也。”-凡庭实隨入。 、 《仪礼·乡射礼记》-距隨长武。 、 《荀子·天论》-列星随旋。 、 《韩非子·杨权》-主失其神,虎随其后。 、 《韩非子·说林上》-子行而我随之。 、 唐·杜甫《春夜喜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 晋·陶渊明《桃花源记》-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组词】
随任、 随直、 随班、 随扈、 随身灯、 随坐、 随宦、 随随步口、 随起举哀
4. 【车】 国际象棋中的一种棋子,它可以顺着平行于棋盘边的路随便走多少方格,假如没有其它棋子阻挡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