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2:27: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2:27:30
“恶少年”这个词汇在中文里通常指的是行为不良、品行恶劣的青少年。字面意思是指那些在道德或行为上表现出负面特征的年轻人。
在文学作品中,“恶少年”可能被用来描绘一个复杂的角色,他们可能有着深刻的心理动机或社会背景,而不仅仅是简单的负面形象。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带有更直接的贬义,用来描述那些行为不端的年轻人。在专业领域,如心理学或社会学,可能会对这个词汇进行更深入的分析,探讨其背后的社会、心理因素。
同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在于强调的负面特征不同,例如“不良少年”可能更侧重于行为问题,而“问题少年”则可能包括更多心理或社会问题。
“恶少年”这个词汇在中文中有着悠久的历史,其基本含义在不同历史时期有所变化,但始终与青少年的负面行为相关。随着社会的发展,对这个词汇的理解和使用也在不断演变。
在**文化中,“恶少年”这个词汇常常与家庭教育、社会环境等因素联系在一起。社会普遍认为,这些青少年的行为问题可能与家庭、学校或社会环境有关。
这个词汇可能引发负面情感,如厌恶、担忧或恐惧。它也可能让人联想到犯罪、暴力或其他不良行为。
在个人经历中,可能会遇到或听说过一些被称为“恶少年”的年轻人,他们的行为可能对周围人造成困扰或伤害。
在诗歌中,可以将“恶少年”作为一个象征,代表青春期的挣扎和迷茫:
在城市的角落,恶少年徘徊,
心中的火焰,燃烧着不安。
结合图片,可能会想到一些描绘街头少年的照片,他们可能穿着叛逆的服装,表情冷漠。在音乐中,可能会联想到一些摇滚或嘻哈音乐,这些音乐风格常常与叛逆的青少年形象相关。
在不同文化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有不同的表达方式,例如在英语中可能是“troubled youth”或“delinquent”,这些词汇在不同文化中的使用和理解也有所不同。
“恶少年”这个词汇在中文中是一个复杂的概念,它不仅仅描述了一个群体,还反映了社会对青少年行为的关注和评价。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这个词汇的深层含义和使用语境是非常重要的。
1.
【恶】
讨厌;憎恶。
【引证】
《荀子·天论》-天不为人之恶寒而辍冬。 、 《论语·里仁》-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 唐·柳宗元《柳河东集》-诚好恶何如。 、 清·黄宗羲《原君》-好逸恶劳。 、
【组词】
甚恶、 恶忌、 恶生、 恶不去善、 恶杀、 恶紫夺朱、 恶嫌、 恶惮、 恶识、 恶上、 这人真可恶;憎恶、 深恶痛绝;恶恶
嫉妒。
【引证】
《资治通鉴》-[刘]表恶其能而不能用也。
2.
【少】
(会意。小篆从小,丿(piě)声。本义:不多)。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少,不多也。 、 《太玄·玄衡》-少,微也。 、 《易·略例》-夫少者,多之所贵也。 、 《仪礼·乡射礼》-宾少进。 、 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险以远,则至者少。 、 《韩非子·五蠹》-人民少而财有余。
【组词】
少一时、 少可、 少冗、 少甚么、 少才、 少年、 少好、 少言寡语、 少说、 少气
3.
【年】
(形声。甲骨文字形,上面是“禾”,下面是“人”,禾谷成熟,人在负禾。小篆字形,从禾,千声。本义:年成,五谷成熟)。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秊,谷熟也。 、 《谷梁传·桓公三年》-五谷皆熟为有年也。 、 《谷梁传·宣公十六年》-五谷大熟为大有年。 、 《诗·周颂·丰年》-丰年多黍多秊。 、 《左传·桓公二年》。疏:“年训为稔。”-有年。 、 《书·多士》-尔厥有干,有年于芘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