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02:34: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02:34:59
“狼餐虎噬”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狼和虎一样地吞食食物。这个成语比喻人贪婪凶狠,像野兽一样无情地掠夺或伤害他人。
在文学作品中,“狼餐虎噬”常用来形容那些贪婪无度、残忍无情的人物或行为。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能用来形容某人对待他人的方式极其恶劣或不公平。在专业领域,如法律或商业,这个成语可能用来描述那些不择手段追求利益最大化的行为。
同义词:
反义词:
“狼餐虎噬”这个成语源自**古代的民间故事和文学作品,用以形容野兽的凶猛和贪婪。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被广泛应用于描述人的行为,特别是在形容那些极端贪婪和残忍的人。
在文化中,狼和虎都是象征着力量和野性的动物。因此,“狼餐虎噬”这个成语在社会中常用来警示人们不要过度贪婪和残忍,强调道德和正义的重要性。
这个成语给人带来的是负面情感,如恐惧、厌恶和警惕。它让人联想到野蛮和无情的形象,提醒人们在社会交往中要保持善良和正义。
在现实生活中,我曾目睹过一些商业竞争中的“狼餐虎噬”行为,那些不择手段追求利益最大化的行为让人深感不安。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在这贪婪的世界里,狼餐虎噬,人心难测。”
想象一下狼和虎在森林中捕食的画面,那种野性和力量的展现,以及它们捕食时的声音,都能让人感受到“狼餐虎噬”的强烈视觉和听觉冲击。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like a wolf in sheep's clothing”(披着羊皮的狼),用来形容表面上温和无害,实则心怀恶意的人。
“狼餐虎噬”这个成语深刻地揭示了人性中的贪婪和残忍,提醒我们在社会交往中要保持道德和正义。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这样的成语对于丰富语言表达和提升文化素养都是非常重要的。
若辈埋头地狱,枵腹垂千百年,今一得志,必至~,生灵无噍类矣!
阎王殿又开始进行例行清点,判官拿起鬼名册进行饿鬼清点,马上一鬼头跑来禀报:“前鬼门关守者,失于防检,诸饿鬼乘机逃去阳世偷生。”阎王问他们在阳世做什么。鬼头禀报说做县令。阎王感慨说:“这些饿鬼今一得志就会狼餐虎噬地残害人们。”
1.
【狼】
(形声。从犬,良声。本义:狼)。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狼,似犬,锐头,白颊,高前广后。 、 《诗·齐风·还》-并驱从两狼兮。
2.
【餐】
(形声。从食,(cán)声。本义:吃)。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餐,吞也。 、 《广雅》-餐,食也。 、 《方言一》。注:“昼饭为餐,晚饭为飧。”-相谒而餐。 、 《诗·魏风·伐檀》-彼君子兮,不素餐兮。 、 《汉书·高帝纪》-列侯幸得赐餐钱奉邑。
【组词】
进餐;会餐;野餐;就餐;聚餐;餐玉
3. 【虎】 [方言] 虎不拉:比喜鹊稍大的一种鸟,性猛善鸣。
4.
【噬】
(形声。从口,筮(shì)声。本义:咬)。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噬,嗂也。喙也。 、 《易·杂卦》-噬嗑食也。 、 《左传·哀公十二年》-国狗之瘈,无不噬也。 、 《考工记·梓人》-欋杀援筮(噬)。 、 唐·柳宗元《三戒》-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 、 《明史·海瑞传》-康乃甘心鹰犬,搏噬善类,其罪又浮于高拱。
【组词】
噬指、 噬脐、 噬犬,噬狗、 噬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