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8:21: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8:21:58
“亵越”是一个汉语词汇,由两个字组成:“亵”和“越”。其中,“亵”字通常指不庄重、不恭敬的行为或态度,而“越”字则表示超越、逾越。结合起来,“亵越”指的是超越了应有的界限或礼节,表现出不尊重或不适当的行为。
在文学作品中,“亵越”常用于描述人物的行为或言语超出了社会规范或道德界限,如对长辈的不敬、对神圣事物的亵渎等。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不太常用,但在正式或法律文书中,它可能用来指代违反礼仪或法律的行为。在专业领域,如法律或伦理学,这个词可能用来描述违反职业道德或法律规范的行为。
“亵”字最早见于《说文解字》,原意为内衣,引申为不庄重、不恭敬。“越”字则有超越、逾越之意。两个字结合后,“亵越”成为一个复合词,用来描述超越界限的不当行为。
在**传统文化中,尊重长辈和遵守礼仪是非常重要的。因此,“亵越”这个词在描述违反这些传统的行为时尤为重要。在现代社会,这个词也常用于描述对法律、道德或职业规范的违反。
“亵越”这个词通常带有一种负面情感,让人联想到不尊重、不适当或不道德的行为。它可能引起人们对行为者的批评或谴责。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遇到或听到一些亵越行为的故事,比如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对服务人员不礼貌等。这些行为可能会引起公众的不满或批评。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亵越”来描述一种超越常规的美学体验,如“月光亵越了夜的边界,洒在静谧的湖面上”。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描绘古代宫廷中某人亵越行为的画面,如对**的不敬。在音乐中,可能联想到一些不和谐的音符,象征着亵越的行为。
在英语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blasphemy”(亵渎)或“disrespect”(不尊重),但这些词的含义和使用场景与“亵越”有所不同。
“亵越”这个词在描述超越界限的不当行为时非常有用,它不仅反映了语言的精确性,也体现了文化和社会的价值观。在学*语言和表达时,理解这类词汇的深层含义和使用场景是非常重要的。
1.
【亵】
(形声。从衣,执声。本义:贴身的内衣) 同本义 。也指家居所穿的便服。
【引证】
《说文》-亵,私服也。 、 班固《汉书》-思有短褐之亵。 、 《礼记·檀弓下》-季康子之母死,陈亵衣。
【组词】
亵衣、 亵绊、 亵服、 亵裘
轻慢,轻佻地亲近。
【引证】
《广雅》-亵,狎也。 、 《礼记·曲礼上》。注:“不欲人亵之。”-祭服敝则焚之。 、 宋·周敦颐《周元公集·爱莲说》-亵玩焉。(玩弄。亵:亲近而不庄重。焉:这里相当于现代语的“啊”、“呀”)。 、 《封神演义》-有亵众圣,甚非尊贤之理。
【组词】
亵体、 亵尊、 猥亵、 亵狎、 亵人
2.
【越】
(形声。从走,戉(yuè)声。本义:经过,越过)。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越,度也。 、 《广雅》-越,渡也。 、 《吕氏春秋·长攻》-越十七扼。 、 曹操《短歌行》-越陌度阡。 、 《楚辞·天问》-崖可越焉? 、 明·袁宏道《满井游记》-越天都之胁。 、 、 清·姚鼐《登泰山记》-越长城之限。 、
【组词】
越位;越度、 越绝、 越陌度阡、 越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