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9:48: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9:48:40
“栋楹”是一个汉语词汇,由两个字组成:“栋”和“楹”。在字面上,“栋”指的是房屋的正梁,是支撑房屋结构的重要部分;“楹”则指柱子,特别是支撑屋顶的柱子。因此,“栋楹”合起来通常指的是房屋的主要结构部分,即梁和柱。
在文学作品中,“栋楹”常用来比喻国家的支柱或重要人物,如“国家的栋楹”。在口语中,这个词汇不常用,但在建筑学或古建筑修复的专业领域中,它是一个精确描述建筑结构的术语。
“栋”和“楹”都是古代汉语中的常用词汇,源自古代建筑实践。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两个词汇的使用范围逐渐扩大,不仅限于建筑领域,也用于比喻和象征。
在**传统文化中,建筑被赋予了深厚的文化意义,“栋楹”作为建筑的核心部分,常被用来象征稳定和力量。在社会背景中,它也常用来形容那些在社会或组织中起关键作用的人物。
“栋楹”给人一种稳固和可靠的感觉,联想到历史悠久、坚固不摧的形象。在情感上,它可能唤起对传统和历史的尊重。
在日常生活中,“栋楹”可能不常直接使用,但在讨论建筑或历史时,它是一个精确且富有文化内涵的词汇。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岁月如梭,栋楹依旧,承载着千年的风雨与记忆。”
想象一座古老的庙宇,栋楹高耸,木质结构在阳光下显得格外坚实。这种场景可能伴随着古建筑特有的木质摩擦声或风铃声。
在英语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beam and pillar”,但在文化和语境上可能没有“栋楹”那么丰富的象征意义。
“栋楹”是一个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实用价值的词汇,它不仅描述了建筑的基本结构,也象征着支撑和稳定。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这样的词汇可以增强语言的精确性和文化深度。
1.
【栋】
(形声。从木,东声。本义:屋的正梁,即屋顶最高处的水平木梁,支承着椽皮 的上端)。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栋,极也。从木,东声。屋内至中至高之处亦曰阿,俗谓之正梁。 、 《易·大过》。虞注:“正中曰栋。”-栋隆。 、 《庄子·人间世》-仰而视其细枝,则拳曲而不可以为栋梁。 、 唐·杜牧《阿房宫赋》-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 、 韩愈《合江亭》-梁栋宏可爱。
【组词】
栋宇、 栋桴、 栋折、 栋折榱崩
2.
【楹】
(形声。从木,盈声。本义:厅堂前部的柱子)。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楹,柱也。 、 《诗·商颂·殷武》-旅楹有闲。 、 《礼记·明堂位》-刮楹达乡。 、 《春秋·庄公二十三年》-丹桓宫楹。
【组词】
楹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