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22:08: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22:08:44
清讫(qīng qì)是一个汉语词汇,由两个字组成:“清”和“讫”。其中,“清”通常指清楚、清晰或完成,而“讫”则指结束、完成。结合起来,“清讫”字面意思是指事情已经完成并且清楚无误。
在不同的语境中,“清讫”的使用有所不同:
“清讫”一词在古代汉语中已有使用,其词源较为传统,没有特别复杂的演变过程。在现代汉语中,其使用频率相对较低,更多出现在正式或专业的文本中。
在文化中,“清讫”带有一定的圆满和完成的意味,常用于描述事情的完美结束,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追求圆满和和谐的文化心理。
“清讫”一词给人以完成和解脱的情感反应,联想至事情圆满结束后的轻松和满足感。
在个人生活中,我曾在完成一个长期项目后使用“清讫”来形容那种彻底完成任务的满足感。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岁月如梭,往事清讫,留下的是心中不灭的记忆。”
视觉上,“清讫”可能让人联想到一张干净整洁的桌面,象征着事情的结束和整理。听觉上,可能联想到钟声,象征着时间的结束。
在英语中,可能对应的是“complete”或“finalize”,但这些词汇缺少了“清讫”中的圆满和完成的意味。
“清讫”是一个具有特定文化内涵的词汇,虽然在日常口语中不常见,但在描述事情圆满结束时,它提供了一种更加正式和圆满的表达方式。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和掌握这样的词汇可以丰富我们的表达能力。
1.
【清】
(形声。从水,青声。“青”,碧绿透彻,也有表意作用。本义:水清)。
同本义。与“浊”相对。
【引证】
《孟子》-沧浪之水清兮。 、 《诗·魏风·伐檀》-河水清且涟猗。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举身赴清池。 、 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临清流而赋诗。 、 唐·柳宗元《柳河东集》-发之欲其清。 、 唐·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水尤清冽。
【组词】
清直、 清波、 清泚、 清涟、 清活活、 清照、 清悠悠、 清深、 清酤、 清雨、 清英、 清茗
2.
【讫】
(形声。从言,乞声。从“言”,表示本与言语有关。本义:绝止;完毕)。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讫,止也。 、 《谷梁传·僖公九年》-毋讫籴。 、 《书·西伯戡黎》。传:“天既毕讫殷之王命。”-天既讫我殷命。 、 《书·吕刑》。传:“非绝于威,惟绝于富。”-典狱非讫于威,惟讫于富。 、 《汉书·西域传上》-讫不肯拜使者。 、 唐·李朝威《柳毅传》-言讫。 、 宋·沈括《梦溪笔谈·活板》-用讫。 、 清·魏禧《大铁椎传》-言讫不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