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17: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17:37
“两讫”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用于商业和金融领域,字面意思是“双方都已结清”或“双方都已完成交易”。它通常指买卖双方在交易完成后,各自的责任和义务都已经履行完毕,没有未结清的款项或未完成的事项。
在商业交易中,“两讫”常用于确认交易的最终完成,确保双方都没有后续的财务责任。在文学作品中,这个词可能被用来形容一种彻底的、无遗留问题的解决方式。在口语中,它可能不常单独使用,而是作为商业术语的一部分。
这些同义词和反义词在细微差别上主要体现在语境和语气的不同,但核心意义都围绕着交易的完成与否。
“两讫”一词源自古代商业交易的*惯用语,随着商业活动的发展,这个词逐渐被规范化并广泛应用于现代商业合同和交易中。
在**传统文化中,“两讫”体现了商业交易中的诚信和公平原则,是商业伦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社会,这个词也反映了法律和商业规则的严格执行。
“两讫”给人一种完成和解脱的感觉,它代表了问题的解决和责任的终结,因此在情感上往往与满足和安心相关联。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在处理一笔复杂的债务问题时,最终双方达成一致,确认债务两讫,那一刻的轻松和解脱感至今难忘。
在诗歌中,可以将“两讫”用于形容一段关系的结束,如:“我们的故事,如同一场交易,终于两讫,各自前行。”
视觉上,“两讫”可能让人联想到双方握手或签署文件的场景;听觉上,可能是合同敲定的声音或是双方满意的笑声。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closed and settled”或“transaction completed”,但这些表达没有“两讫”所蕴含的双方完全结清的深层意义。
“两讫”作为一个专业术语,虽然在日常交流中不常使用,但在商业和法律领域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不仅代表了交易的完成,也体现了诚信和公平的商业原则。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这样的词汇,对于提升专业沟通能力至关重要。
1.
【两】
(会意。从一,兩平分。兩亦声。本义:二十四铢为一两)。
同本义 16两为1斤。今市制折合国际单位制0。05千克,十钱一两,十两一斤。
【引证】
《说文》-两,二十四铢为一两。 、 《汉书·律历志上》-衡权…本起于黄钟之重。一龠容千二百黍,重十二铢,两之为两,二十四铢为两,十六两为斤。…两者,两黄钟律之重也。
2.
【讫】
(形声。从言,乞声。从“言”,表示本与言语有关。本义:绝止;完毕)。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讫,止也。 、 《谷梁传·僖公九年》-毋讫籴。 、 《书·西伯戡黎》。传:“天既毕讫殷之王命。”-天既讫我殷命。 、 《书·吕刑》。传:“非绝于威,惟绝于富。”-典狱非讫于威,惟讫于富。 、 《汉书·西域传上》-讫不肯拜使者。 、 唐·李朝威《柳毅传》-言讫。 、 宋·沈括《梦溪笔谈·活板》-用讫。 、 清·魏禧《大铁椎传》-言讫不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