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9:32: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19:32:32
清襟 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清洁的衣襟,通常用来比喻人的心胸或思想纯洁无瑕。在文学作品中,它常用来形容人的品行高洁,内心纯净。
清襟一词源自古代汉语,其字面意义“清洁的衣襟”逐渐演变为比喻意义,用以形容人的内心状态。在古代文学中,清襟常与“素抱”、“独抱”等词连用,强调人的精神追求和道德修养。
在**传统文化中,清襟常与儒家思想中的“修身”理念相联系,强调个人品德的修养和内心的纯净。在社会交往中,清襟也被视为一种高尚的人格特质。
清襟一词给人以清新、高洁的情感联想,它让人想到山间清泉、白云蓝天,以及那些追求精神纯净和高尚品德的人。
在个人生活中,清襟可以作为一种自我修养的目标,提醒自己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保持内心的纯净和高洁。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清襟独抱月下影,素心自守世间尘。”
清襟可以联想到一幅画面:一位文人雅士,身着素衣,站在竹林间,月光洒在他的衣襟上,显得格外清雅。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pure heart”或“noble soul”,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都指向内心的纯净和高尚。
清襟作为一个富有文化内涵的词汇,不仅在文学作品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也是个人修养和道德追求的象征。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词汇,能够丰富我们的语言表达,提升文化素养。
1.
【清】
(形声。从水,青声。“青”,碧绿透彻,也有表意作用。本义:水清)。
同本义。与“浊”相对。
【引证】
《孟子》-沧浪之水清兮。 、 《诗·魏风·伐檀》-河水清且涟猗。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举身赴清池。 、 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临清流而赋诗。 、 唐·柳宗元《柳河东集》-发之欲其清。 、 唐·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水尤清冽。
【组词】
清直、 清波、 清泚、 清涟、 清活活、 清照、 清悠悠、 清深、 清酤、 清雨、 清英、 清茗
2.
【襟】
(形声。从衣,禁声。本义:古代指衣的交领)。
同本义。后指衣的前幅。
【引证】
宋·欧阳修《新五代史·伶官传》-泣下沾襟。
【组词】
襟袂、 襟带、 襟卫、 襟子、 襟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