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3:02: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3:02:21
“洞悉底蕴”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深入了解事物的内在本质和深层含义。它强调的是一种深刻的理解和透彻的认知,不仅仅停留在表面现象,而是能够把握事物的核心和根本。
在文学中,“洞悉底蕴”常用于描述人物的智慧和洞察力,如“他洞悉底蕴,看透了人性的复杂”。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但在专业领域,如哲学、心理学或商业分析中,它是一个重要的概念,用来描述对复杂问题的深入理解。
同义词:洞察、透彻、深刻、精通、领悟 反义词:肤浅、表面、无知、不解、迷惑
这些同义词在强调深入理解和透彻认知方面与“洞悉底蕴”相似,但每个词都有其特定的语境和细微差别。反义词则代表了与“洞悉底蕴”相反的概念,即对事物的不深入或不全面的理解。
“洞悉”源自汉语,意为深入了解或看透。“底蕴”则指事物的内在本质或深层含义。这两个词组合在一起,形成了“洞悉底蕴”这个表达深刻理解的词汇。
在**文化中,“洞悉底蕴”强调的是一种内省和深思的态度,这与儒家文化中的“慎独”和“自省”思想相契合。在现代社会,这个词汇也被用来强调专业知识和深度分析的重要性。
这个词汇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敬畏和钦佩,因为它代表了高度的智慧和深刻的理解。它让我联想到那些能够看透复杂问题本质的智者。
在我的职业生涯中,我曾遇到过一个项目,需要洞悉市场的底蕴才能做出正确的决策。通过深入分析和研究,我最终成功地把握了市场的动态,做出了有利的决策。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洞悉底蕴的智者,在夜的深渊中,点亮了知识的灯塔。”
视觉上,我可以联想到一位智者在图书馆中沉思的画面,周围是堆积如山的书籍。听觉上,可能是安静的图书馆中书页翻动的声音,或者是智者沉思时低沉的呼吸声。
在英语中,“洞悉底蕴”可以对应为“grasp the essence”或“comprehend the depth”,这些表达也强调了对事物本质的深入理解。
“洞悉底蕴”是一个强调深度理解和透彻认知的词汇,它在文学、专业领域和日常生活中都有重要的应用。通过学和使用这个词汇,我能够更好地表达对复杂问题的深刻见解,并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提升我的能力。
先生自幼通于小学,及长,博极群书,于汉、唐先儒之学,无不洞悉底蕴。
1.
【洞】
(形声。从水,同声。本义:水流急)。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洞,疾流也。
2.
【悉】
(会意。从心,从采。采(biàn),辨别。心中加以辨别,很详细。本义:详尽)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悉,详尽也。 、 《尔雅》-悉,尽也。 、 《史记·平准书》。索隐:“尽也。”-占不悉。 、 《汉书·张释之传》-时上所问禽兽簿甚悉。 、 汉·贾谊《论积贮疏》-至孅至悉。 、 唐·李朝威《柳毅传》-词不悉心。
【组词】
纤悉、 详悉、 悉数
详尽地叙述。
【引证】
汉·司马迁《报任安书》-书不能悉意。
3.
【底】
(形声。从广(yǎn),氐(dǐ)声。本义:止住;停滞)。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底,止居也。 、 《左传·昭公元年》-勿使有壅蔽湫底。
4.
【蕴】
(形声。从艸,蕴(yùn) 声。本义:积聚,蓄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蘊,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