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1:33: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1:33:11
(形声。从艸,蕴(yùn) 声。本义:积聚,蓄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蘊,积也。
字亦作“蕴”。
【引证】
《广雅》-蘊,聚也。 、 《左传·隐公六年》-芟夷蘊崇之。 、 《左传·昭公二十五年》-蓄而弗治将蘊。 、 《庄子·齐物论》-而以是相蕴。 、 《诗·桧风·素冠》-我心蕴结兮。 、 《左传·昭公十年》-蕴利生孽,姑使无蕴乎。
【组词】
蕴积、 蕴哲、 蕴艺
包藏;包含。
【引证】
《庄子》-万物尽然,而以是相蕴。
乱麻。
【引证】
《韩诗外传》-[里媪] 即束蕴请火去妇之家,曰:“吾犬争肉相杀,请火治之。”
佛教语意为荫覆 。也译作“阴”,如佛经以色、受、想、行、藏为五阴,也作五蕴。
《诗经·小雅·车辖》:“其车既载,其人斯蕴。”
《楚辞·九章·涉江》:“乘舲船余上沅兮,齐吴榜以击汰。船容与而不进兮,淹回水而凝滞。朝发枉渚兮,夕宿辰阳。苟余心其端直兮,虽僻远之何伤。”
《文心雕龙·原道》:“文之为德也大矣,与天地并生者何哉?夫玄黄色杂,方圆体分,日月叠璧,以垂丽天之象;山川焕绮,以铺理地之形:此盖道之文也。仰观吐曜,俯察含章,高卑定位,故两仪既生矣。惟人参之,性灵所钟,是谓三才。为五行之秀,实天地之心,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自然之道也。”
《红楼梦》第五回:“宝玉听了,心下自思:‘原来如此。但不知何为‘古今之情’,何为‘风月之债’?从今倒要领略领略。’”
《聊斋志异·画皮》:“生归,不敢入斋,乃寝内室,悬镜于门,以觇其异。夜分,有女子来,就生门窥镜,自以为美,殊不知其为鬼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