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1:00: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1:00:44
洞悉无遗 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洞察一切,没有任何遗漏”。这个成语形容人的观察力非常敏锐,能够全面而深入地理解或掌握事物的所有细节。
在文学作品中,洞悉无遗 常用来形容主人公的智慧或侦探的推理能力。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用来赞扬某人的观察力或理解力。在专业领域,如心理学或管理学,它可能用来描述专家对复杂情况的全面理解。
洞悉无遗 这个成语源自古代汉语,其结构和意义在历史长河中保持相对稳定。它体现了汉语成语的传承性和稳定性。
在文化中,洞悉无遗** 常与智慧、知识和经验联系在一起,强调全面和深入的理解。在社会交往中,这个词汇也常用来表达对某人能力的赞赏。
这个词汇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敬佩和信任。它让我联想到那些能够全面理解复杂情况的人,他们的洞察力和分析能力令人钦佩。
在我的职业生涯中,我曾遇到一位领导,他对项目的洞悉无遗,总能提前预见到潜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这让我深受启发。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洞悉无遗的目光,穿透了夜的深邃, 在星辰的指引下,找到了前行的方向。”
视觉上,洞悉无遗 让我联想到一个侦探在昏暗的房间里,借助微弱的灯光,仔细检查每一个细节的场景。听觉上,它可能与紧张的背景音乐相结合,营造出一种悬疑和探索的氛围。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 "see through everything" 或 "comprehend thoroughly",但它们没有洞悉无遗这个成语所蕴含的深刻和诗意。
洞悉无遗 这个成语不仅描述了一种高超的观察和理解能力,也体现了对知识和智慧的尊重。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它提醒我要努力追求全面和深入的理解,不断提升自己的洞察力。
1.
【洞】
(形声。从水,同声。本义:水流急)。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洞,疾流也。
2.
【悉】
(会意。从心,从采。采(biàn),辨别。心中加以辨别,很详细。本义:详尽)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悉,详尽也。 、 《尔雅》-悉,尽也。 、 《史记·平准书》。索隐:“尽也。”-占不悉。 、 《汉书·张释之传》-时上所问禽兽簿甚悉。 、 汉·贾谊《论积贮疏》-至孅至悉。 、 唐·李朝威《柳毅传》-词不悉心。
【组词】
纤悉、 详悉、 悉数
详尽地叙述。
【引证】
汉·司马迁《报任安书》-书不能悉意。
3. 【无】 (会意。据甲骨文字形,象一个人持把在跳舞。卜辞、金文中“无、舞”同字。本义:乐舞)。 同本义。
4.
【遗】
(形声。从辵(chuò),贵声。本义:遗失)。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遗,亡也。 、 《释言》-遗,离也。 、 《易·泰》-不遐遗。 、 《左伟·成公十六年》。注:“失也。”-君惟不遗德刑。 、 《列子·说符》。注:“弃也。”-得人遗契者。 、 汉·贾谊《过秦论》-亡矢遗镞。 、 《后汉书·列女传》-羊子尝行路,得遗金一饼。 、 唐·韩愈《师说》-小学而大遗。 、 唐·韩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行若遗。
【组词】
遗簪坠屡、 遗佚、 遗逸、 遗宝、 遗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