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2:38: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2:38:25
词汇“托乘后车”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常用的成语或短语。因此,对于这个词汇的深入学习和分析,我们需要从字面意思和可能的语境出发进行推测和解释。
“托乘后车”字面意思可能是指“依靠或利用后面的车辆”。这里的“托乘”可以理解为“依靠”或“借助”,而“后车”则是指后面的车辆。
由于这个词汇不常见,我们很难找到它在不同语境下的具体使用情况。但是,我们可以推测它可能在某些特定的文学作品或专业领域中出现,比如在描述军事策略、交通规则或者某种特定的社会现象时。
由于“托乘后车”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以下例句是基于字面意思的推测:
同义词:依靠、借助、依赖 反义词:独立、自主、自立
由于“托乘后车”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历史演变难以考证。它可能是由“托乘”和“后车”两个词汇组合而成,用于描述某种特定的行为或状态。
在某些文化或社会背景中,“托乘后车”可能被用来形容某种依赖或跟随的行为,比如在团队合作中,某些成员可能需要依靠其他成员的支持和帮助。
这个词汇可能给人带来一种依赖或跟随的联想,可能会让人想到在困难时刻需要他人的帮助和支持。
由于这个词汇不常见,个人应用的例子可能不多。但在某些特定的情境下,比如在团队项目中,可能会有类似“托乘后车”的情况出现。
在诗歌或故事中,可以将“托乘后车”用于描述某种依赖或跟随的情感或行为,比如: “在漫长的旅途中,我们托乘后车,依靠彼此的力量,共同前行。”
由于这个词汇不常见,视觉和听觉联想可能不多。但可以想象在繁忙的交通中,车辆之间的相互依赖和跟随,可能会带来一种紧张和有序的视觉和听觉体验。
由于“托乘后车”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的对应词汇可能不多。但在某些文化中,可能会有类似的表达方式来描述依赖或跟随的行为。
“托乘后车”这个词汇虽然不常见,但它提供了一个有趣的视角来思考依赖和跟随的行为。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和掌握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描述和理解复杂的情感和行为。
1.
【托】
推。同“拓”。
【引证】
《玉篇》-托,推也。 、 《集韵》-拓,手推物也。或作托。
压力单位 ,等于1333.2巴,为0°C和标准重力下1毫米汞柱的压力。
2.
【乘】
用以指车兵。
【引证】
《左传》-而卒乘辑睦,事不奸矣。
春秋时晋国的史书。后用以称一般的史书。
【引证】
《孟子》-晋之《乘》,楚之《梼杌》,鲁之《春秋》,一也。
【组词】
乘籍
3.
【后】
(会意。象人之形,施令以告四方,古之,从一口,发号者君后也。按从坐人,从口,与君同意。本义:君主,帝王)。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后,继君体也。 、 《书·舜典》-班瑞于群后。 、 《诗·周颂·时迈》-允王维后。 、 《礼记·内则》-后王命冢宰。 、 《国语·周语》-昔我先世后稷。 、 《左传·文公二年》-皇皇后帝。 、 《左传·僖公三十二年》-夏后皋之墓也。
【组词】
后王、 后帝、 后夷、 后辟
4. 【车】 国际象棋中的一种棋子,它可以顺着平行于棋盘边的路随便走多少方格,假如没有其它棋子阻挡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