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12:08: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12:08:45
托人情:指通过人际关系,请求他人帮助或办事,通常涉及利用个人关系网来达成某种目的。
托人情的词源较为直接,由“托”(请求、依赖)和“人情”(人际关系、情面)组成。在**传统文化中,人际关系网(即“关系”)一直被视为重要的社会资源。
在**社会,托人情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反映了人际关系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这种文化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的公平性和效率。
托人情可能引起复杂的情感反应,一方面可能感到无奈和依赖,另一方面也可能感到人与人之间的温暖和互助。
在个人生活中,托人情可能是一种常见的解决问题的手段,尤其是在面对一些难以通过正规途径解决的问题时。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 “在人情的网中,我托起希望的帆, 每一丝关系,都是前行的力量。”
视觉联想:想象一幅画面,一个人在复杂的人际网络中寻找帮助的线索。 听觉联想:可以是一段对话,其中一个人请求另一个人帮忙,强调关系的利用。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networking”或“pulling strings”,虽然含义相似,但使用情境和文化背景有所不同。
托人情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反映了人际关系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恰当使用这一词汇,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适应社会文化环境。
1.
【托】
推。同“拓”。
【引证】
《玉篇》-托,推也。 、 《集韵》-拓,手推物也。或作托。
压力单位 ,等于1333.2巴,为0°C和标准重力下1毫米汞柱的压力。
2.
【人】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侧面站立的人形。“人”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能制造工具改造自然并使用语言的高等动物)。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人,天地之性最贵者也。此籀文象臂胫之形。 、 《礼记·礼运》-故人者,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也。故人者,天地之心也,五行之端也,食味,别声,被色,而生者也。 、 《列子·黄帝》-有七尺之骸、手足之异,戴发含齿,倚而食者,谓之人。 、 清·洪亮吉《治平篇》-人未有不乐为治平之民者也。
【组词】
人王、 人满、 人寰、 人欲、 人人言、 人色、 人头号令、 人淘里
3.
【情】
(形声。从心,青声。本义:感情)。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情,人之阴气有欲者也。 、 《礼记·礼运》又-何谓人情?喜怒哀惧爱恶欲七者,弗学击能。 、 、 《易·系辞》。虞注:“情阳也。”-情伪相感。 、 《白虎通·情形》-情者,阴之化也。 、 《荀子·正名》-情者,性之质也。 、 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天若有情天亦老。 、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览物之情 、 清·黄宗羲《原君》-情所欲居。 、
【组词】
情熟、 情款、 情悃、 情热、 情肠、 情悰、 无情、 友情、 情交、 情好、 情志、 情思、 情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