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2:17: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2:17:11
挑雪填井 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试图用雪去填满井,比喻做事不切实际,徒劳无功。它强调的是一种无效的努力或不合理的尝试,通常用来形容那些看似努力但实际上无法达到预期目标的行为。
在文学作品中,挑雪填井 可能被用来讽刺或批评某些人物的不切实际的计划或行为。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被用来形容某人的无效努力或不合理的尝试。在专业领域,如管理学或心理学,这个词汇可能被用来讨论策略的有效性或行为的合理性。
同义词:徒劳无功、白费力气、无用功 反义词:事半功倍、一举两得、成效显著
挑雪填井 这个词汇可能源自**古代的寓言故事或民间传说,用以教育人们做事要切合实际,不要做无用功。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语境中,成为形容无效努力的常用表达。
在文化中,挑雪填井 这个词汇常常被用来警示人们不要做无用功,要实事求是。它反映了人重视实际效果和实用主义的价值观。
这个词汇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无奈和失望,因为它描绘了一种看似努力却无法取得成果的情景。它让我联想到那些不断尝试却始终无法成功的故事,引发对努力和结果之间关系的深思。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经遇到过试图用不切实际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情况,最终发现就像挑雪填井一样,徒劳无功。这个经历让我更加重视方法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挑雪填井,徒劳无功,
白费力气,梦碎无声。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人在雪地中试图用雪填满一个井的场景,这种画面充满了无奈和荒谬。听觉上,可以联想到风雪的声音,以及人们对此行为的嘲笑或叹息。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 "trying to fit a square peg in a round hole",意思是试图将不合适的东西强行放入不合适的地方,比喻做事不切实际。
挑雪填井 这个词汇深刻地揭示了无效努力的本质,提醒我们在行动前要考虑方法的合理性和实际效果。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它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和描述无效行为,以及如何避免它们。
多少痴禅和尚挑雪去填井。
1.
【挑】
(形声。从手,兆声。本义:挑拨,挑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挑,挠也。 、 《庄子·太宗师》-挠挑无极。 、 《汉书·高帝纪》-汉王欲挑战。 、 《史记·司马相如传》-故相如以琴心挑之。 、 《文选·枚乘·七发》。注:“窕当为挑。史记曰:‘目挑心招’。张晏汉书注曰:‘挑,娆也。’”-目窕心与。 、 《列子·杨朱》-媒而挑之。
【组词】
挑三豁四、 挑头子、 挑眼、 挑茶斡刺、 挑缀、 挑拨弄火、 挑引、 挑泛、 挑招、 挑狎、 挑情、 挑发、 挑谑
2.
【雪】
(会意。从雨,从彗,彗(huì)省声。本义:空气中的水汽,冷却到摄氏零度以下时,就有部分凝结成冰晶,由空中降下,叫做雪)。
同本义。
【引证】
《诗·小雅·采薇》-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 谢惠莲《雪赋》题注引《五经通训》-春洩气为雨,雨凝为雪。 、 《左传·隐公九年》-平地尺为大雪。 、 《诗·曹风·蜉虫游》-麻衣如雪。 、 《礼记·月令》-[孟冬之月]行秋令,则雪霜不时,小兵时起,土地侵削。 、 杜甫《北征》诗-平生所娇儿,颜色白胜雪。
【组词】
雪案萤窗、 雪里鸿、 雪浪纸
3.
【填】
安定。 同: 镇
【引证】
《史记》-上患吴、会稽轻悍,无壮王以填之。
4.
【井】
(象形。金文字形,外象井口,中间一点表示井里有水。本义:水井)。
同本义。
【引证】
《易·井》-改邑不改井。 、 《易·杂卦》传-井道。 、 《周礼·野庐氏》。注:“井,共饮食。”-宿息井树。 、 《周礼·官人》-为其井匽。 、 韩愈《原道》-坐井观天,曰天小者,非天小也。
【组词】
井池、 井鱼、 井养、 井华、 井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