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0:10: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0:10:04
“侄妇”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侄子的妻子。在家庭关系中,侄妇是指与自己有血缘关系的兄弟的儿子的妻子。
在文学作品中,“侄妇”可能出现在描述大家族或复杂家庭关系的场景中,用以指代特定的家庭成员。在口语交流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因为现代家庭结构趋于简化,人们更倾向于使用更直接的称呼,如“侄子的妻子”。在专业领域,如人类学或社会学研究中,可能会使用这个词汇来描述特定的家庭关系模式。
同义词:侄媳(在某些地区和文化中,“侄媳”可能更常用) 反义词:姑夫(侄妇的丈夫的叔叔)
“侄妇”这个词汇在古代汉语中就已经存在,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基本含义没有发生太大变化。在现代汉语中,这个词汇的使用频率可能有所下降,但在描述传统家庭关系时仍然有用。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家庭关系非常重要,因此像“侄妇”这样的词汇在描述家庭成员时非常有用。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家庭结构的变迁,这个词汇的使用可能会有所减少。
对于我来说,“侄妇”这个词汇带有一种温馨和家庭的感觉。它让我联想到家庭聚会和亲情的重要性。
在我的生活中,我很少使用“侄妇”这个词汇,因为我的家庭关系相对简单。但在描述复杂的家庭关系时,这个词汇非常有用。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侄妇”:
在春日的阳光下,
侄妇的笑容如花般绽放,
家庭的温暖在她的眼中闪烁。
想象一幅画面:一个大家庭在户外野餐,侄妇正在照顾孩子们,她的笑声和孩子们的欢声笑语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温馨的画面。
在英语中,没有直接对应“侄妇”的词汇,通常会使用“nephew's wife”来表达相同的意思。
“侄妇”这个词汇虽然在现代生活中使用频率不高,但在描述传统家庭关系时仍然非常有用。它让我意识到家庭关系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以及语言在表达这些关系时的重要性。
1.
【侄】
(侄为姪的俗字)弟兄或其他同辈男性亲属的子女。
【引证】
《说文》-姪,兄之女也。从女,至声。 、 《尔雅》-女子谓兄弟之子为姪。 、 《仪礼·丧服传》-谓吾姑者,吾谓之姪。 、 《礼记·曲礼》。疏:“姪是妻之兄女。”-大夫不名世臣姪娣。 、 《左传·襄公二十三年》-继室以其姪。 、 《左传·僖公十五年》-姪其从姑。 、 《国语·周语》。注:“女子谓昆弟之子,男女皆曰姪。”朱按,受姪称者,男女皆可通,而称人姪者,必妇人也。男子称兄弟之子曰从子。-则我皇妣大姜之姪。 、 《左传·僖公十五年》-侄其从姑。
【组词】
侄少爷、 侄儿、 侄儿子、 侄哥、 表侄;内侄;世侄
2.
【妇】
(会意。甲骨文字形,左边是“帚”,右边是“女”。从女持帚,表示洒扫。本义:已婚的女子)。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婦,服也。从女,持帚,洒埽也。会意。谓服事人者。 、 《广雅》-女子谓之妇人。 、 《仪礼·士丧礼》。注:“妻妾子姓也。”-妇人侠床。 、 《礼记·曲礼》-士曰妇人,庶人曰妻。 、 唐·杜甫《石壕吏》-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组词】
少妇;孕妇;媳妇;妇驵、 妇政、 妇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