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3:52: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3:52:27
词汇“[得言]”在中文中并不常见,经过查询,它似乎不是一个标准的汉语词汇。因此,我将基于假设的情况来分析这个词汇,假设它是一个合成词,由“得”和“言”两个字组成。
由于“[得言]”不是一个标准词汇,其词源和演变无从考证。
在某些文化中,能够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被视为重要的社交技能。因此,“得言”可能在强调这种能力的重要性。
在个人生活中,可能会有这样的经历:某人因为能够说出自己的感受而解决了长期的问题。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得言”来表达一个人终于能够说出内心深处的秘密:
在沉默的海洋中,
我终于得言,
将心中的宝藏,
倾诉于你的耳畔。
由于“[得言]”不是一个标准词汇,它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的对应词汇及其使用情况无法进行比较。
尽管“[得言]”不是一个常见的词汇,但它所表达的概念——能够表达自己——是普遍且重要的。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理解并掌握如何有效地表达自己是至关重要的。通过假设和创造性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这个词汇在不同语境中的潜在应用和意义。
1.
【得】
绝对必要或应当去做。
【引证】
唐·杜甫《石壕吏》-犹得备晨炊。
【组词】
有错误就得批评;做得好就得表扬
2.
【言】
(指事。甲骨文字形,下面是“舌”字,下面一横表示言从舌出。“言”是张口伸舌讲话的象形。从“言”的字与说话或道德有关。本义:说,说话)。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直言曰言,论难曰语。 、 《左传·襄公二十七年》-志以发言。 、 《左传·昭公九年》-志以定言。 、 《国语·周语上》-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 《法言·问神》-言,心声也。 、 《墨子经》-言,口之利也。 、 《庄子·外物》-言者所以在意。 、 晋·陶渊明《桃花源记》-具言所闻。 、 《后汉书·列女传》-趋机而言。 、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唐纪》-言于李??。 、 明·魏禧《大铁椎传》-言讫不见。 、 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组词】
言绝、 言言、 言不尽意、 言戏、 言人人殊、 言笑自若、 言之无文、 言方行圆、 言信、 言爽、 言不顾行、 言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