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2:12: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2:12:04
杜隙防微 是一个汉语成语,由四个字组成:杜(堵住)、隙(缝隙)、防(防范)、微(微小)。字面意思是堵住微小的缝隙,防范于未然。基本含义是指在事情尚未发生或刚刚开始时就采取措施,防止问题的扩大或恶化。
在文学作品中,杜隙防微 常用来形容谨慎小心,防患于未然的态度。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能不太常用,但在专业领域,如管理学、安全工程等,它被用来强调预防措施的重要性。
同义词:防微杜渐、防患未然、未雨绸缪 反义词:亡羊补牢、事后诸葛亮
杜隙防微 这个成语源自**古代的哲学思想,强调预防胜于治疗。它的使用可以追溯到《左传》等古代文献,后来逐渐成为汉语中的常用成语。
在文化中,杜隙防微 体现了儒家思想中的“治未病”理念,即在问题发生之前就采取措施,避免问题的发生或扩大。这种思想在的社会管理、医疗保健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这个成语给人以谨慎、周到和负责任的印象。它提醒人们在处理问题时要提前考虑,避免小问题变成大麻烦。
在日常生活中,我经常使用这个成语来提醒自己和朋友,无论是健康管理还是工作计划,都应该提前做好准备,防患于未然。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杜隙防微心常在,
未雨绸缪计自明。
世间万事皆如此,
早作准备免忧惊。
想象一幅画面:一个人在检查一堵墙的缝隙,确保没有裂缝可以让风雨侵入。这样的画面让人联想到细致和谨慎。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 "nip it in the bud",意思是在问题刚开始时就解决它,防止其发展。
杜隙防微 这个成语强调了预防的重要性,提醒我们在生活中要提前做好准备,避免问题的发生或扩大。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个成语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表达预防和谨慎的态度。
择才望大臣素为都人信服者以统之,弹压维制,杜隙防微,亦不为无助也。
1.
【杜】
(形声。从木,土声。本义:杜梨,棠梨,一种木本植物)。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牡曰棠,牝曰杜。”-杜,甘棠也。 、 《齐民要术》-杜树大者插五枝。
2.
【隙】
(会意。从阜(fù)亦声。阜,土山,与土有关。本义:墙上开裂的裂缝)。
同本义。也泛指孔穴、空隙。
【引证】
《说文》-隙,壁际孔也。 、 《广雅》-隙,裂也。 、 《左传》-墙之隙坏,谁之咎也。 、 《礼记·三年问》-若驷之过隙。 、 《国语·周语下》-二间夹钟出四隙之细也。 、 唐·孟棨《本事诗》-柳每以暇日隙壁窥韩(韩翃)所居,即萧然葭艾,闻客至,必名人。 、 《商君书·修权》-谚曰:“蠹众而木折,隙大而墙坏。”
【组词】
裂隙;罅隙;隙穴、 隙地、 隙积
3.
【防】
(形声。从阜,方声。本义:堤坝)。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防,堤也。 、 《周礼·稻人》-以防止水。 、 《左传·襄公二十五年》-町原防。 、 《礼记·郊特性》-祭防与水庸。 、 《管子·度地》-大者为之堤,小者为之防。 、 《吕氏春秋·慎小》。又如:防隅(水防山隅);沟防;堤防-巨防容蝼而漂邑杀人。
4.
【微】
(会意。从彳(chì);--(wēi)声。本义:隐秘地行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微,隐行也。 、 《左传·襄公十九年》-崔杼微逆光。
【组词】
微行